观察:中纪委引入新“外援” 跨界背景助履职
- 大公网
- 2016/04/28 11:08
-
收藏
-
37.1万
四月下旬,中纪委举行了为期五天的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培训班。
邹加怡(资料图)
四月下旬,中纪委举行了为期五天的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培训班。47家纪检组和中央直属机关纪工委、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的领导班子成员悉数参加。这是中纪委派驻体制改革后,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培训。
参加培训的人员中,中纪委驻中央外事办公室纪检组组长邹加怡是一名纪检“新丁”。53岁的邹加怡长期在财政系统负责经济外交事宜,担任过驻世界银行中国执行董事、财政部对外财经交流办公室主任、国际司司长、国际经济关系司司长等许多重要职务,去年年中升任财政部部长助理。与邹加怡类似,近期从其他系统“加盟”中纪委的还有另外一位女将:最高人民检察院控告检察厅厅长穆红玉调任中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此前她历任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控告检察厅厅长等职。此番履新的第六室联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市,尤其是负责查办塌方式腐败的头号重灾区山西,重任在肩。
在从严治党上升到战略全局高度的背景下,反腐败牵涉方方面面的工作,已不能仅靠纪检干部单打独斗,而需要不同专业领域、环节渠道、技术层面的通力配合。中纪委顺势而为,陆续从非纪检系统选调了一批“外援”。
综合来看,这些外援主要集中在与纪检反腐联系密切的法律、外事、经济、审计、组织人事等领域。法律系统最多,涉及最高法、最高检、国务院法制办等众多部门,除了最高检的穆红玉之外,最高法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罗东川调任中纪委案件审理室主任、国务院法制办信息中心主任马森述调任中纪委法规室主任。这种用人思路,与强调依法治国、依法反腐有关。外事领域,如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建超调任国家预防腐败局专职副局长;组织系统,如平谷区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高飞现任中纪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
同时,不少“外援”拥有跨界背景。如邹加怡既具财经专业优势,又是外交干才。中纪委秘书长杨晓超曾任北京市审计局长、财政局长、市委常委兼政法委书记,经过财经、审计、政法不同岗位历练。中纪委纪检监察五室主任王鸿津此前任审计署人事教育司司长,2015年曾作为中央第一巡视组副组长,进驻中航工业、中国航空集团。中纪委第五室主要联系国资委和央企,而对央企的监督,经济审计是重要手段。王鸿津兼具审计、人事、巡视等多重经验,是助力履职的优势。(大公网评论员 马浩亮)
- 标签:
- 中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