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情怀还需股权 万科困局警示创业者
- 香港商报
- 2016/06/28 10:32
-
收藏
-
57.9万
在许多其他企业,国企作为大股东都是企业发展的障碍。而万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是因为华润几乎没对万科的管理进行干预。
昨日下午,备受社会关注的万科2015年度股东大会在深圳举行。万科董事会高管王石、郁亮、解冻等出席会议并回答股东的提问。万科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走到今天,对其他企业来说有何启示?专家认为,万科的成功,得益于大股东华润的“放手”,而今天的尴尬局面,则是由于万科管理层忽视了股权对管理所能施加的影响。而国有企业华润作为大股东“放手”让万科取得了成功,从国有企业改革来讲,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启发。目前来说,大股东与管理层实现妥协是最好的结果;而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王石离开,郁亮及其团队留下。
最大警示:资本市场股权话事
在昨日万科股东大会上,大部分中小股东对王石、郁亮及其团队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并担心更换管理层会对万科后续发展和股价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万科目前所处的尴尬局面,主要源于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矛盾,折射出中国企业制度的建设问题。毕竟中国的公司法和股份公司,虽然有固定的架构,但是从万科的运作来看,中间有相当多的“个性化”,并未完全遵循这一架构。
例如,万科股权分散的这一格局与绝大部分企业的操作模式有很大差别,缘于王石与其团队跟原有的大股东华润的领导者保持着良好的个人关系,再加上华润无暇顾及万科的事务,使得王石得以完全掌管万科的运营。这种基于信任的关系似乎使得万科的管理团队忽视了股权对于管理所能施加的影响,这就埋下了今日的隐患:一旦大股东的高层发生变更,万科的管理层将失去有力的支持。
另外,万科是一个上市公司,按照法律,别人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来收购它的股权。所以,目前华润和宝能在法律上都没有错误,只是二者的意图与万科管理团队股权分散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中国的企业有一个很大的瓶颈就是容易想当然地设置一个制度,然后接下来的路按照这个制度走,而看不到最终还是要法律说了算。宝能现在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合理、合法、不合情。这也是王石的支持者们一直在打“情怀”牌的原因,但这只能是沦为被动。
京东阿里有效规避
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对于任何公司来讲,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企业家资源。企业能不能获得大发展,取决于企业家的能力与精神。对于企业家来讲,如何进行适当的激励是十分重要的。万科之所以能有今天,与其管理团队的能力,以及拥有充分的激励和自主权分不开。遗憾的是,万科管理团队的自主与激励实际上是处于一种模糊地带,依靠的是华润自觉的不作为,给他们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但是这种情况毕竟不是常态,当华润高层换人之后,这点空间便不复存在。实际上,这种情况苹果的乔布斯、新浪的王志东,都遇到过类似的现象。所以,这对于正在创业的企业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警示,而很多企业家也充分地吸取了这一教训。如刘强东在京东上市的时候,对自身个人股票设定的投票权就大大高于其他股东;同样,阿里巴巴为了解决控制权的问题,设定了合伙人制度。而王石,不管是出于清高抑或是别的考虑,并未给自己的控制权留有太多保障。
所以,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讲,万科这么优秀的团队,没有在合适的时机、以合理的办法来解决管理层的股权激励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错误,而这一教训值得很多优秀的企业团队来吸取。
最大可能:王石走 郁亮留
王石和郁亮在股东大会上都对自己的去留做出了表态,表示自己在万科的去留不重要,重要的是员工是否能稳住。那么万科的管理团队会不会离开呢?宋丁认为,王石离开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但是郁亮和他的团队没有离开的理由。
在宋丁看来,万科管理层的大换血是宝能单独提出的,虽然有传言说是宝能和华润联手,但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华润目前董事长傅育宁既不希望被万科的管理团队坐大,也不会希望被宝能骑在头上。所以不排除在关键时刻,华润会站出来同意王石离开,但保留郁亮及其团队在万科当中的地位。华润没有理由像宝能一样对万科现有的团队进行全盘的否认,很难想象当万科现有管理团队都离开以后,甘于屈从宝能。虽然宝能放了一个“烟雾弹”,提议华润的吴向东作为万科的董事长,而自己的人做监事长,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华润不可能会满足于得到一个架空的董事长位置。如果华润要想真正作为万科的主导,就不能保留王石,也不能按照宝能的意愿完全驱逐现有管理团队。所以,最后的结果很大可能是王石离开,而郁亮及其团队留下。在这个基础上,华润再通过一次股权收购,重返第一大股东的位置,有可能的话再逐步地把宝能排除出去。只有这样,华润才能守住其地位。
刘胜军认为,任何人都不会否认目前万科的管理团队是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但由于其与大股东的裂痕已深,目前比较可能的结局是王石与其团队离开万科,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结果。万科的价值会受到严重的冲击;对于王石个人来说也是人生的遗憾;对于宝能和华润来说,虽然取得了控制权,但这个企业已经失去了灵魂。这是一个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但是,昨天王石在股东大会上对姚振华道歉,并说到自己的妥协。所以,目前还不知道事情会不会出现转机。目前最理想的结果,是双方的妥协。而从独立董事华生发表的言论来看,华润与宝能之间存在沟通,也就是说双方有一致行动人的嫌疑,由于双方加起来的持股比例早已超过30%,所以是违规行为。如果这个言论成立的话,事情还会有新的变化。
万科成功启示国企改革
刘胜军还表示,中国有些资本力量是应该得到合理约束的。例如,宝能的资金来源备受争议。虽然有些人提出宝能代表资本,王石必须屈从于资本的意志,但是这有个前提,就是宝能的资金来源是否合理。如果宝能运用了保险的资金去冒险收购万科资产的话,这实际上是对保险资金的滥用。保监会事实上也注意到这个问题,正在检讨,所以这方面的金融规则仍然需要完善,保险资金的使用需要更好的监管。
另外,还有国有企业这一老问题,在许多其他企业,国企作为大股东都是企业发展的障碍。而万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正是因为华润几乎没对万科的管理进行干预。这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是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而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来讲,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启发。
【观点】保监会:险资举牌是正常活动
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昨日对近期险资举牌房地产公司做出了回应。他认为,前段时间有很多媒体对险资举牌万科事件做了报道,部分险资对房地产行业举牌,保监会要求相关险资要做好信批,包括资金来自哪里,举牌目的是啥等。一般情况下,险资举牌是其配置资产需要,保监会要求险资及时进行公布,希望资金能给目标企业带来正能量。
而具体到宝能举牌万科事件,周延礼认为,类似事件需要一个社会理解的过程,具体看相关资本运作是否违法,是否符合相关监管要求,保监会会强调信批要求。周延礼同时表示,对类似的险资举牌现象市场会做出全面、公正、公平的评价,股民和公众也会做出判断。但实际上,类似的现象是十分正常的资本运作模式,在西方类似的情况较为普遍。还是希望保险机构做好信批,主动接受监管,做好沟通。
国资委:利于企业发展就支持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昨日回应万科股权之争一事时表示,只要有利于深圳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我们国资委就支持。
刘姝威:恐将有二次股灾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姝威认为,万科股权之争对内地法制建设的影响之一就是金融监管机构必须确认宝能收购万科股份的资金是否合法?如果金融监管机构确认宝能收购万科股权的资金来源合法,那么,宝能收购万科股份的筹集资金模式就会成为范本,更多的机构会按照宝能筹集资金模式,举牌上市公司。如果宝能的高杠杆筹集资金模式被认为是合法的,那么,内地股市很快会有第二次股灾。
刘姝威表示,万科股权之争的结果将对内地股市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或者促进内地股市的法制化,促进内地实业的发展,或者让内地股市陷于混乱、失控和衰退。
SOHO:王石是个传奇
SOHO中国CEO张欣发表微博称,王石是我们尊敬的前辈,他有文革一代人的浪漫理想主义情怀,也有苦行憎般的意志。他成就了万科,万科也成就了他。王石注定是一个传奇人物,连他的谢幕也如此戏剧化如此悲情。
【外围】
万科H股跌近4%
截止收盘,万科H股(02202.HK)跌3.83%,报16.06港元,创超过4个月新低。成交额3.590亿元,成交量2233.618万股。
在昨日的股东大会上,针对有股东提问:A股复牌后的股价波动怎么办,有何应对计划?公司董秘朱旭回答:“停牌前涨了60%以上,优于大盘和同行,确实有下跌压力。公司前景目前有些不明朗,股价下跌也是不争事实,目前公司业绩增长也是最好的水平,但是目前情形复杂,也不排除业绩下跌的可能。”
深交所问询华润宝能是否一致行动人
深交所6月27日向华润及“宝能系”分别下发关注函,要求双方各自说明,二者是否存在协议或其他安排等形式,以共同扩大所能支配的万科股份表决权数量的行为或事实,同时须对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说明是否互为一致行动人及其理由。深交所提及:近日多家媒体质疑,华润及“宝能系”存在诸多接触密谈,亦有同时宣布联手否决万科深铁重组预案之举,涉嫌形成关联和一致行动人关系。
郁亮:部分城市地价虚高
万科总裁郁亮昨日表示,房地产行业确实进入白银时代,但还有巨大的机会。
首先,农民工市民化将带来庞大的居住及配套需求,农民工的居住、生活和工作需求都不同以往;其次,轨道交通发展空间巨大,人口向城市经济圈聚集,轨道交通是连结城市圈的纽带。深圳在这方面有巨大空间;第三,物流地产明显跟不上电商发展速度;第四,物业管理亟待向综合生活服务升级。
因此,郁亮认为,“房地产+服务”潜力巨大,将取代“房地产+钢筋水泥”。如果政策引导得当,“房地产+服务”将有万亿的发展空间。万科将向城市配套服务商方面转移,满足客户各方面新需求。
就全国房地产市场而言,部分热点城市地价明显虚高,地王现象频出。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是不合理的。随着信贷和税收政策调整,市场恢复增长,但是城市分化明显,一二线城市大幅增长,三线城市挣扎于去库存。
万科事业合伙人机制方面,公司跟投项目规模持续扩大,全年累计开放76个项目。跟投项目首次开盘的毛利率增长6%,与非跟投项目比较,开盘认购率增长4%,开盘周期缩短近5个月。
分配出炉:每10股派送7.2元
在昨日股东大会上,万科董事王文金宣读分红方案,2015年利润分配为每10股派送7.2元。
【记者手记】多赢才是正途
昨日,4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小股东,挤满了万科总部。长达3个小时的会议现场出现过多次骚动,先后共有30多个投资人表态支持管理层。王石态度诚恳,表现了一个成熟企业家应有的担当,坦率回答各种尖锐敏感问题,先后4次道歉以争取各方的支持,也表达了上门拜访各个大股东的意愿。但他同时也表示,“自己的去留不重要,管理层的妥协是有限度的,大股东不可以为所欲为。”
四次道歉 诚意十足
在整场股东大会中,王石不时打破凝重的气氛制造笑点,并先后4次道歉。第一次是王石就市场解读的“野蛮人”来形容宝能掌门人而向“姚先生”表示歉意。第二次就未与各类媒体没有做好充分沟通,导致诸多不利言论影响万科形象,王石也进行了道歉。第三次,有股东要求管理层对长期忽视市值管理道歉,王石欣然起身从命。第四次就各地楼盘成本不同而产生的质量不均,王石也向业主表示了歉意。
包括广发证券、东方证券及不少机构投资者借着提问环节力挺王石及现有管团队。众多中小股东亦明确表示支持万科的管理团队,希望大股东尊重中小股东的意愿,留任万科管理团队。来自珠海的小股东在现场第一排拿着“支持王石郁亮核心团队,维护万科中小股东利益”的牌子力挺管理层。
期间也有一位股东派发几十份长达5页资料,其中涉及37个具体问题,比如董监高薪酬、独董独立性、停牌的合规性、事业合伙人机制、任意盈余公积金等尖锐问题。
无奈票选结果“弱势”
万科两大股东华润和宝能在股东会上,联手否决了万科年度董事会、监事会报告。得票结果显示中小股东的现场及网络投票率不足三成,无法左右投票结果。不少投资者对结果“弱势”无可奈何,同时认为大股东的做法并不明智。万科成为世界级企业与王石郁亮专业经营团队密不可分,今后各方能够切实本着多赢的态度进行和谈,才有可能保全万科这样优秀的企业品牌。
万科H股昨日因宝能提议罢免董事会、驱逐现有管理层,股价开盘即跌,与A股价差进一步拉大。华润的做法引致包括华生、秦朔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的质疑和反驳,华润董事长傅育宁的言行让诸多参会投资者解读为“与王石之间存在个人恩怨”,或者为达到政治目的牺牲企业价值和品牌。
最后,本报记者在加时提问环节获得了首个提问机会:“如果换做您是傅育宁,您会如何考虑您与姚振华及王石的关系?”王石回应时的神态相当严肃:“问题是我不是傅育宁,我不好代表大股东出来表决意见,也不便揣测,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