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西边 | 中外形形色色的骗子与骗术
- 香港卫视
- 2016/06/29 16:57
-
收藏
-
80.7万
前段时间,一篇名为《揭秘中国“诈骗村”:以骗不到钱为耻》的文章及“江西余干重金求子诈骗村 5千人签不诈骗承诺”媒体报道,再度将中国的“诈骗村”现象推入公众视野。
主持人:虹韵(俄罗斯籍)
嘉 宾:潘翔(律师)
刘子军(时事评论员)
△主持人虹韵
报道称,诈骗泛滥导致村民的价值观和是非观扭曲,一些村民以骗不到钱为耻辱,对骗到钱的人很崇拜,甚至形成宗族势力对抗公安。
今天我们来揭开“中国式骗术”,聊聊臭名昭著的骗子们,以及咱普通老百姓如何避免上当!
中国“诈骗村”:以骗不到钱为耻
一、
中国的一些“诈骗村”都有各自的特色:地区特色。
比如:江西余干“重金求子”;广西宾阳“盗用QQ冒充亲友”;湖南双峰县“PS淫秽照片敲诈”;广东茂名电白区“电话冒充熟人”。
二、
“诈骗村发展历程”,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比如:江西石溪村有的村民就在外面利用假戒指、猜铅笔和易拉罐中奖等行骗,并逐渐发展到诈骗。后来为了更好地行骗,身边熟人因 “一夜暴富”的传闻有放大效应,让他们心生贪念。骗子还到广西宾阳县“学习取经”演变成现在的臭名昭著的“诈骗村”。
三、
这种特点怎么形成的?怎么会有这样的风气?
2008年,全球遭遇金融危机,广东、福建、浙江、海南等地区制造业遭遇“严寒”,工厂用工急剧减少,之前就职于沿海地区的宾阳籍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另谋出路。从那时开始,QQ等各种诈骗开始在这些地区的村庄里展开,师傅带徒弟、徒弟传徒弟,像病毒一样扩散。
跨国诈骗和国外的骗术
中国的“陷阱文化”源远流长,类似暗渡陈仓记、笑里藏刀记、李代桃僵记、空城计、苦肉计,甚至有一本书叫《中国古代的江湖骗子和骗术》。
这门学问似乎也展现了民间的“智慧”,而且在现代也得到了传承。
自2009年以来,网络聊天诈骗日趋猖獗,影响几乎波及全国。QQ、邮件、电话诈骗、冒充亲友、“我是你领导”、“小X啊,明天来我办公室一趟”、“猜猜我是谁”等等;拐卖儿童;红包、中奖;淘宝、朋友圈砍价、求转发、帮忙代付等。
如何预防受骗?
个人信息勿泄露
只要涉及转款就需谨慎
发现受骗应立即报警
不点击不明链接
银行和通讯运行商应承担应有的责任
遇到行骗现象该怎么办?国外的一些国家做了哪些措施?那么有哪些好的措施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的?怎样才能保护好自己,不让自己上当?请收看本期东边西边,听听嘉宾们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