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坚守“一国两制” 护港最大利益
- 香港文汇报
- 2016/07/04 10:39
-
收藏
-
68.4万
回顾“一国两制”过去19年的实践,梁振英认为是成功的。他又认为,社会讨论的“一国两制”的一些问题,并非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些执行上的问题。
香港回归祖国,展开前无古人的“一国两制”伟大进程,至今已有19年。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日前接受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董事长、大公报社长、文汇报社长姜在忠专访时强调,“一国两制”是符合港人最大利益的制度,维护了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础,是港人最大利益所在。他表示,“一国两制”可以保持香港的优势,又可以让香港借助国家的优势,香港应用好这双重优势,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他认为“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未来即使遇到新问题,也会按照这个方针处理。
梁振英强调,“一国两制”是符合港人最大利益的制度。他指出,“一国两制”有强大生命力,既解决香港回归祖国这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又最大限度地保留香港的制度特色;既保持香港的优势,又可以让香港借助国家的优势,令香港拥有双重优势,“我们所说的‘国家所需、香港所长’、‘超级联系人’角色等等,都是建基于‘一国两制’,所以说维护这个制度,就是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础,这是香港人最大利益所在。”
19年实践力证制度成功
他解释,比起外国城市,香港有“一国”的优势,因为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比起内地城市,香港有“两制”的优势,因为香港实行另外一个制度。他强调香港应用好“一国两制”的双重优势,作为自身发展的动力,同时可以贡献国家,为国家所需发挥香港所长。
回顾“一国两制”过去19年的实践,梁振英认为是成功的。他又认为,社会讨论的“一国两制”的一些问题,并非制度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些执行上的问题,“包括最近大家谈到香港与内地之间的通报机制等等,香港是否能够做到高度自治。大家都可以看到,中央在这问题上都是非常关心香港,重视香港的意见,对我提出对于内地通报机制是否应该检讨,亦很快给我们一个答覆。”
曾任香港基本法谘询委员会秘书长的他忆述,当时无论香港及国际社会,都对“一国两制”有很多顾虑,如有外国学者指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种货币,也有人担心香港的专业资格、学位、护照等会否被承认,“通过实践,证明了这些问题并不存在。”
解决新情况增两地互利
梁振英又指出,随着社会发展,香港与内地关系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不少港人觉得内地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担心会否有很多内地人非法移民来港,“当然这种情况没有出现”,但当内地的经济发展起来,内地居民有很好的购买力,他们来港旅游、购物就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在某些地区游客太多,造成街道挤塞,日用品也出现短缺。
“在竞选的时候,我讲过在一些比较容易出现短缺的问题上,我们需要‘港人优先’,因为香港地方比较细,人口比较稠密,有些物资或者服务比较容易出现短缺。”对港人与内地居民在资源上的一些矛盾,他推出多项措施,包括双非孕妇来港产子零配额、只准带两罐奶粉出境、楼市“双辣招”及深圳居民来港“一周一行”,“我们完全根据基本法去做。”
他笑言,这些措施也惹来一些内地居民批评。梁振英希望透过各种渠道做好说明工作,“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我有需要做好两地之间的沟通工作,处理好香港和内地的关系,让大家可以有一个和谐、互惠互利的发展关系。”(记者 朱朗文)
- 标签:
- 梁振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