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前瞻:结构性改革是最大亮点
- 香港商报
- 2016/09/01 09:31
-
收藏
-
48.3万
由于G20峰会没有公约、没有宪章,没有常设秘书处,没有国际法人地位,东道国对峰会议题设定与会议导向发挥著重要作用。
作为今年G20峰会主席国,中国本次会议将为全球提供结构性改革的整套方案,为全球经济中长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同时推动G20由危机应对向全球经济的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中国也将开启全面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起点。
“本次G20杭州峰会最大的亮点是关于结构性改革的议题。该议题将对全球经济治理画上浓重的一笔,也为全球中长期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中国财政部国际财经中心主任周强武介绍,本次峰会将提交给领导人的结构性改革方案,包括9大优先领域、48个优化原则,以及12个评估指标体系。在12个指标体系中又具体包括金融获得性、基尼系数、财政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等,反映一个国家推动结构改革的核心指标体系。
吁下届G20传承会议成果
周强武强调,本次G20杭州峰会将取得丰硕的成果,关键是峰会之后这些成果如何落地,“如果下一轮主席国德国不能将本次会议的议题和成果传承下去,那麽G20将会大打折扣”,他透露,目前经过协调,德国已经承诺明年在德国举行的G20峰会还将继续就结构性改革这一议题进行讨论,“下一步的重点是在德国举办的峰会上如何细化结构性改革。德国接过去后,会进一步优化,在具体的指标体系上还可以简化,所以下一次峰会的任务很重”。他表示,目前G20各方达成共识,同意每两年审议一次并将其纳入G20问责报告。中国在G20峰会中的作用也将不断增强,“今年是东道国,明年将作为三驾马车成员参与,未来中国会发出更有力的声音”。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起点
实际上,由于G20峰会没有公约、没有宪章,没有常设秘书处,没有国际法人地位,东道国对峰会议题设定与会议导向发挥著重要作用。从二十国集团目前的性质来看,G20仅仅是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间的对话平台存在,而缺乏更加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的务实高效机制,所能发挥作用有限。金融危机过后的这几年,G20各方合作的意愿和积极性明显下降,取得实质性有影响力的成果并不多,很多议题议而不决。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何帆表示,今年在中国举办的G20峰会大家开始恢复信心,但是G20到底能改变什麽,以及G20峰会之后会怎麽落实都是现实问题。比如中国今年提出结构性改革,美国总统奥巴马参会并肯定,但是美国接下来大选,新任总统对G20达成的共识怎麽看是个未知数,对全球经济治理带来多大影响也是未知数。又比如下一届G20德国峰会期间,或许因为面临意大利修宪、法国选举或者英国脱欧等问题,核心议题又变成谈论欧洲问题,不能将本次峰会的议题延续下去,可能会冲淡今年峰会达成的成果。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张运城认为,在全球氛围都很差的环境中召开的G20杭州峰会,最大的突破点应该是宣示中国全面积极融入全球治理体系,是对中国的全面检验,也是中国提升话语权的起点。
让中国金融溢出海外
有观点认为G20正在弱化,G2或将重回世界之巅。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局谢怀筑认为,虽然G20本身发挥的作用有所弱化,但中国无论在G20、G2甚至包括G7中都将扮演越来越常重要的角色。G20未来会式微但仍然会是全球经济治理非常重要的平台。谢怀筑介绍,本次G20峰会将继续讨论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强调增强SDR的使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同时,在G20场合认识中国的溢出效应,“过去中国都是作为制造业大国产生溢出效应,但随著811汇改才发现中国也有金融溢出”。
另外,这次峰会将重启全球金融框架的议题,“虽然该议题不如结构性改革整套方案,而且在金融领域形成协调的可能性较小,比如,任何一国货币框架不变,就永远无法将全球状况纳入其货币政策之中,所以永远没法与美联储沟通货币政策变化对全球的影响,因为它的货币政策只有国内目标,因此在货币领域的沟通与协调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非常难,但是加强共同研究,对全球提供新的公共产品或者开启新的议程非常重要。比如在货币政策分化状况下,如何改革货币政策框架”。
G20杭州峰会看点多
看点1
提升结构性改革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宏观政策相结合,将对全球经济贡献标本兼治的“中国药方”,有望提高世界经济的中长期增长潜力,更好实现创新增长方式与引领发展潮流目标。
看点2
完善国际货币金融治理结构如果说促进长期经济增长是G20基本使命,完善国际货币金融治理结构则是G20优先合作领域之一。中国在7月形成《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结构的G20议程》,把G20改革完善国际货币金融治理结构工作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看点3
改善体制政策促贸易投资如何遏制少数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冲动,降低国际投资面临的有形无形壁垒,通过制度创新与政策调整为贸易投资注入更大活力,是推进结构性改革与提振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引领推动下,今年G20在改善体制政策促进贸易投资领域取得多方面突破性进展。
看点4
积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透过G20务实合作积极扩大各国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可扩大经济总需求,长期可提升潜在供给能力。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有效需求不足,在中方推动下,G20峰会有望在促进扩大基础设施投资上取得多方面重要突破。
看点5
合作应对全球性产能过剩近年钢铁等行业出现全球性产能过剩,经G20成员国协商同意,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第一次成为G20讨论议题。
美专家关注包容、改革
对于在G20峰会上,各国专家最关注哪方面,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亚洲经济高级顾问马修古德曼表示,中国选择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作为此次峰会的主题,四个形容词各有深意。在他看来,“包容”是中国最看重的。而美国史汀生中心学者纳撒尼尔奥尔森则认为,结构性改革意味著要培育符合现代标准的劳动力、满足环境的可持续性、实现包容性增长等。推动结构性改革是此次G20峰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这是非常及时的。
欧洲学者期待“中国方案”
欧洲多位专家学者认为,在目前全球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此次峰会备受瞩目。中国作为东道主提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和其他重点议题,得到各方的高度认同,人们期待中国能够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解决方案。国际汽配业巨头法国彼欧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洛朗比雷勒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中国在G20框架下,将同与会各方对话协调、包容分歧,产生以创新为主导的新活力,带领世界经济走出目前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