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 | 医者沈祖尧
- 香港卫视
- 2016/09/05 15:22
-
收藏
-
68.2万
-
1
都说管理九零后很难,但为什么中大校长沈祖尧所到之处,学生都争相欢呼呢?这种与九零后亦师亦友的关系,很多管理人都梦寐以求,沈祖尧到底有何魅力呢?
十三年前,香港人认识的沈祖尧,是带领全城抗击非典的SARS英雄;十三年后,港人眼中的沈教授,是最有亲和力的大学校长。大学生在中大校园遇到他,会兴奋得大叫“祖尧BB”,学生的亲切称呼,他不但没反感,还乐得与年轻人搂搂抱抱玩自拍。然而,都说管理九零后很难,但为什么中大校长沈祖尧所到之处,学生都争相欢呼呢?这种与九零后亦师亦友的关系,很多管理人都梦寐以求,沈祖尧到底有何魅力呢?
他是全港最受欢迎的大学校长
在学生的眼中
既是校长教授
又是和蔼可亲的“祖尧BB”
沈祖尧说从未刻意经营形象
有的只是“跟随我心,做回自己”
沈祖尧在中文大学本科生入学典礼
沈祖尧说之所以会成为医生,其实和小时候一次接近死亡边缘的经历有关。当时,只有十来岁的沈祖尧第一次面对垂死的外公,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在他的眼中,唯有医生最清楚他外公的情况,医生的每一句话,都成为他们一家人的依靠。所以激发他当医生的意志。
很多人花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成就、地位和名誉,但当和死亡交手时,一切名誉地位,都不可以换取人的生命。2003年,非典型肺炎的出现,敲醒了很多每天只顾劳碌生活的人,也令沈祖尧深深体会到当人面对无常明天的那一份无奈。
撰写SARS回忆录
改写人生路
从SARS英雄到中文大学校长
从拯救生命到灌溉心灵
他希望自己的人生观可以感染下一代
以前,沈祖尧认为学术研究才最有价值,但SARS改变了他对人生的看法,健康、家人和朋友才是最宝贵。沈祖尧说,其实人很脆弱,不管您在学术上多么了不起,生命一旦逝去,一辈子所有的努力也就到了极限。相反,如果一天你不幸地弄得一败涂地,你仍然有机会东山再起。他希望教育做到“以人为本”,希望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染下一代,而不止仅限于医学生,当年的SARS英雄也因此成为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
如今,香港经济已走过低谷,但沈祖尧感叹社会气氛却每况愈下。SARS那时,好像狄更斯所讲,是最差也是最好的时候,看到人性最好一面,也看到最差一面。虽然现在没有SARS,但人好像更不开心,相反当年大家很团结,非常支持医护人员。
现时社会却有很多争拗,整体气氛很灰暗,年轻人对前景的盼望比SARS时期更差,尤其在当下社会严重撕裂状况下。当年他无惧进入病房,跟病毒打仗;现在则要走入学生社会运动中,为激烈场面降温。沈祖尧希望大家可谅解一点,如果港人团结,其实没有困难不可以克服。
聆听学生建立互信
他期望港人团结抗逆
用沟通建立信任
他在狮子亭中写下
人生是应该浪漫的
强调人文精神实践
沈祖尧回想在加拿大的日子,由医生变成穷学生,每月奖学金不足一万元,穿上波鞋牛仔裤,在摄氏零下三十七度的严寒之下,推着木头车运送化学物,好像跌进人生的低谷,心里想着:“前世做错什么事,老天要如此惩罚我?”
虽然受尽艰苦,但这段日子,却变成了沈校长人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沈祖尧说,今天回头发现, 这些所谓“挫折、挑战”,都能开阔自己视野,令英文更大跃进。原来人生中一些好不如意的难关,往往会变成最珍贵的、对人生有最大帮助的遭遇,以此,他希望勉励现在的大学生要看远一点、看开一点。
有人说,当大学校长的艰难之处在于,完成繁重的教学及行政工作外,还要肩负向社会贤达筹募捐,支持学术及发展经费的重任。作为一名医生,沈祖尧凭借专业医学知识去治疗疾病;而作为一名医生校长,更要以无比爱心、耐性,开导和教化学生心灵的发展,这就所谓“医者校长心”。
- 标签:
- 香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