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梦里故乡 再讲中国故事
- 侨联之友
- 2016/09/30 15:11
-
收藏
-
28.6万
侨联之友群推出的“侨胞热议”栏目,侨胞们深情表达着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来源:人民政协报2016年9月第7537期
作者:文/本报记者 纪娟丽
连日来,随着中国侨联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开展,由来自世界各地侨胞组成的“侨联之友”微信群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群友们自发报道纪念活动,不仅将回祖(籍)国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与世界各地侨胞分享,更第一时间播报各项活动,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作为新侨一代,能参加本次庆祝活动,阿联酋群友、阿联酋华商联合会朱明涛既感荣幸,也被深深震撼。让他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在庆祝大会现场,94岁的老归侨,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的发言。“老先生心怀故土,毕生回报祖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朱明涛说,在他生活工作中的阿联酋,那些虽未来到现场的侨胞们,也都在自己的微信群、朋友圈中发表着感言,或肺腑之声,或即兴赋诗。“这才是中国侨胞一家亲。”
如同新归侨代表、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所言,“每次回国访学或探亲,亲眼目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总是兴奋激动;每次离开祖国的时候,总有说不出的惆怅。”故乡是侨胞心中最深的眷念。作为此次庆祝活动的内容之一,“海外侨胞故乡行”活动引起了侨胞们的共鸣。
侨联之友群推出的“侨胞热议”栏目,侨胞们深情表达着对故乡的深情厚谊。美国越柬寮报主笔、中国作家创作协会会员马玉强一直用诗歌记录随想。“红旗照亮下,侨联六十年。情牵海内外,骨肉永相连。”这首诗中,不仅是他对侨联成立60周年的祝贺,更是他此行心中时刻涌动的故国情。参加故乡行活动时,当来到故乡广西柳州,他百感交集,写下:“返乡到柳州,结对乐同游。处处欢怀畅,风光眼底收。”当参观东方汽车厂,看到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他感怀:“一片喜融融,工商蓬勃中。国强民富足,满地起东风。”
作为庆祝活动之一,第三届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开幕当天,新西兰中华文化艺术联合会副主席区本的书法作品《春华秋实》作为参展作品,引起了群友的纷纷点赞。一直以来,区本用艺术开展中新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此次回国,
他先后在新疆、广州开办了“亲情中华-新丝路中国梦”中新交流书画展。他说,“30年前,我提倡艺术走出国门,30年后,我又提出艺术回归祖国。艺术是无国界的,走出国门,回归祖国同是文化艺术交流的表现。不管艺术在何方,人在何处。我没有忘记,我是中国人,永远有一颗中国心。”
千秋图报国,万代思故乡。此次,区本及夫人随广东籍侨胞回到了故乡。“近几年,我们回来得不少,但每次回来变化都很大。”区本说,看到这次回国的有不少年轻面孔,他感到很高兴。让年青一代多回祖国,多了解祖国和故乡,他认为十分重要。“只有了解故乡,才能宣传好故乡,再回新西兰,我会将此行看到的、听到的,更好地分享给新西兰社会,把故乡宣传好。”
“每一个侨胞,都是连接中国梦和世界梦的桥梁和使者,要充分调动他们讲好中国故事的能量。”策划并组织本次报道活动的群友、加拿大《中华时报》社社长庞燕说,起初,她是希望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力,做好中国侨联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尤其是“海外侨胞故乡行”的报道。“这次中国侨联调动基层侨联的积极性,组织故乡行,是一次创举,不仅发挥了基层侨联联系面广的优势,还很好地联系起了侨胞和故乡。”庞燕说,以往,侨胞回到祖国,大多受中国侨联邀请,回得最多的是北京。现在,侨胞与故乡之间密切联系,让侨胞更深地体会家乡变化,更能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侨胞有感触,才有话说。现在,我们增加了‘侨胞热议’栏目,计划整个庆祝活动推出一百期报道,对外讲述好这次庆祝活动,这本身也是最好的中国故事。”
- 标签:
- 侨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