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深港合作圆桌会吁落实“一地两检”

  • 香港大公报
  • 2016/10/12 15:23
分享到:
  • 收藏
  • 32.8万

深圳市口岸办主任罗建鹏则表示,“一地两检”从物理形态和硬件设施上,都不成问题,最主要是双方有高度的互信,如何灵活对待两地法律的差异。

20161012yl0030.jpg

图:深港合作圆桌会议在深圳举行(大公报记者黄仰鹏摄)

深港合作圆桌会议第二次专题会议11日在深圳举行,来自两地的4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两地口岸通关以及轨道等跨境交通的衔接和合作进行探讨。针对广深港高铁的口岸通关模式,不少学者认为,“一地两检”益处多,最能体现高铁效益以及香港段互联互通的意义和作用,应尽快落实。他们指出,两地应对“一地两检”异地执勤涉及的诸多细节进行沟通商讨,并各自以立法形式落实和规范相关安排。

从十年前的西部通道到在建的广深港高铁、莲塘/香围园口岸、东部过境高速,深港两地的跨境基础设施取得不少进展。然而,广深港高铁香港段2010年1月动工,至今已超过6年,计划于2018年度完工,但有关方面对于通关安排依然未有定案。

“一地两检在西部通道成功了,但在高铁上却遇到了阻力。如果广深港不做一地两检,香港花800个亿实在是冤枉。”曾参与西部通道建设的深圳市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总指挥赵鹏林认为,高铁香港段口岸通关模式应参照深圳湾口岸的模式,在西九龙设置内地口岸区。

赵鹏林还指出,目前西九龙已预留了1.2万平米内地口岸区,参照深圳湾口岸模式,两地政府需解决在特定区域内的海关、边检等的执法权问题,以及香港段的应急救援和治安管理等具体问题。

跨境直通强化国际自由港

赵鹏林说,“一地两检”让所有旅客一次性完成进出境,旅客最便捷。而香港发往内地的高铁班次均不受通关限制,强化香港国际化。同时港铁公司可参与全国铁路运营,分享高铁沿线城市客流,运营效率和效益大大提升。而内地旅客亦可无需通关即可享受港铁高标准、国际化服务。

赵鹏林认为,当前内地铁路面临改革,港府对待市场的经验,以及港铁对待管理、服务以及成本控制超过内地公司,希望通关模式早日敲定,让港式的服务参与到内地高铁,提升运营水准。

便捷通关方实现高铁优势

而对于一些人提出的“两地两检”或车上检,赵鹏林也表达了不同看法。他指出,多地两检需要沿线城市均设置口岸,而绝大部分车站均未预留空间,不具备条件。而倘若实施“两地两检”,无疑将京广深港高铁分割两段,旅客换乘时间损耗大概在1个小时左右,令高铁竞争优势丧失。

香港“一国两制”研究中心总研究主任方舟表示,当前有关“一地两检”的建议,主要有:车上检,授权港方代为检查,赋予内地人员在西九龙站行使“出入境、海关、检验检疫权力”,以及实行深圳湾大桥口岸“一地两检”。他认为后两种可行性较高。

深圳市口岸办主任罗建鹏则表示,“一地两检”从物理形态和硬件设施上,都不成问题,最主要是双方有高度的互信,如何灵活对待两地法律的差异。此外,“一地两检”的通关模式之下,异地执勤面对的问题,譬如通讯、生活,以及对非法人员的截留等方面,需要双方有针对性地进行协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