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届六中全会今日闭幕 学者:三方面加强从严治党
- 大公网
- 2016/10/27 09:54
-
收藏
-
45.6万
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反腐败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资料图片
十八届六中全会今日闭幕,按照惯例,当天将发布全会公报,会后择日发布全会通过的《决定》全文。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在接受大公报专访时表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基于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形势的分析判断,吹响了新时期中国反腐的时代号角。六中全会将进一步从制度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另外,全会将决定明年召开十九大会议,届时产生新一届最高领导机构政治局常委的人选,加之各级省代会也将在六中全会后密集召开,因此,此次全会亦被视为十九大人事布局的关键会议。
胡鞍钢表示,在过去四年中,中共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目标,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通过中央八项规定、“打虎拍蝇”、反腐体制机制改革、巡视利剑震慑、国际追逃追赃等组合拳实现了政治生态的初步重建。“通过这些有力举措,中国反腐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实现了风清气正的新局面,开创了中国特色反腐败道路的新征程。”胡鞍钢说。
胡鞍钢强调,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而反腐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最高领导人的政治意愿。“习近平在反腐败、从严治党方面具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全力推进中国共产党反腐败这场输不起的斗争。”
作风建设治本 执纪将更严
胡鞍钢指出,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正在形成,反腐败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方面,以作风建设为根基,把反腐败的关口前移。为了使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党中央和中央纪委狠抓“四风问题”,把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作为治本之策。
另一方面,对腐败坚持“零容忍”,越往后执纪越严。“打虎拍蝇”力度越来越大。从2013年至2016年9月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01.8万件,对101万违纪党员干部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创下了历史记录。“得罪了这100万人,却换来8900万党员党心、13亿人民民心,这是值得的。”
同时,法治反腐持续推进,制度执行力显著提高。党中央高频率出台党内条例制度,实现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行为的目标。国家反腐败法律体系不断健全,通过《刑法修正案(九)》提高反腐败法治水平,“终身监禁”法条已经发挥出了惩治腐败的威力。
需理论创新 向基层延伸
胡鞍钢认为,当前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理论创新。特别是对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经验的理论总结,对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理论创新还需要深入研究。
第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基层腐败治理的成效决定反腐斗争的全局性成败,决定老百姓对反腐败工作的满意程度。
第三,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应坚持严格要求干部和培养保护干部并重,强调党内关系正常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利于构建良好政治生态。
胡鞍钢指出,六中全会将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志性全会,再一次吹响管党治党的集结号。所谓全面从严治党,首先是“全面”,从党中央到基层党组织,从中央政治局常委到普通党员,实现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其次是“从严”,以党章治党,以党规治党,敢管敢严,常管常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记者 周琳 北京报道)
- 标签:
- 六中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