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备战深港通 险企争开港股通帐户

  • 香港商报
  • 2016/10/27 11:34
分享到:
  • 收藏
  • 38.1万

内地传媒引述外资券商表示,自9月保监会正式发布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后,内地保险公司投资港股的热情度大幅提升,目前平安、中人寿、安邦和泰康等4间大型保险机构已经开立“港股通”帐户。

1477527446.jpg

北水来港源源不绝,据悉,目前除大型保险公司外,多间中小型保险公司亦正在申请开立“港股通”帐户。分析认为,开放险资来港是多方共赢的局面,对於港股投资气氛及长远发展均带来正面影响,预期11月份在“深港通”带动下,恒指有机会挑战今年高位。

内地传媒引述外资券商表示,自9月保监会正式发布保险资金参与“沪港通”试点的监管口径后,内地保险公司投资港股的热情度大幅提升,目前平安、中人寿、安邦和泰康等4间大型保险机构已经开立“港股通”帐户。另外,太保、新华、人保、华泰、太平和中再等正在申请开立帐户,亦有部分保险机构通过认购挂耻“港股通”的保险资金管理产品介入港股市场。

内地险资已经港股通买股

中保监在9月初公布,内地险资已经“港股通”买股,该政策对以往不符合QDII资格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尤为受惠。截至7月中旬,内险约有12.6万亿元人民币资金,其中13.7%(1.7万亿元人民币)资金作股权投资,以目前保险公司1%为海外股票计,相当於逾千亿元人民币可投入海外股市。

事实上,港股在此之前已有春江鸭偷步入市。踏入半年,受到人民币贬值等因素影响,“港股通”使用额度於英国宣布脱欧后的7月份开始骤增,9月份“港股通”南下买入额达80亿美元,亦因此带动港股展开了一轮升势。

新鸿基金融财富管理策略师温杰表示,开放内险来港投资是个三方共赢的措施,一方面内地资金可以透过“港股通”分散风险,规避汇率及债券等方面的波动,对於保单持有人亦有利。

险资南下料循序渐进

港股方面,保险资金南下将会循序渐进的步伐来港,投资策略上较为保守,因为内地管理资金以定息及货币产品为主,投入股市的比例约15%,当中包括环球股票,粗略估计最后流入港股的资金约数百亿元,故投资规模或未如预期般大。不过,对於港股投资气氛及长远发展均带来正面影响。

温杰认为,“深港通”若如预期於11月下旬正式开通,除机构投资之外,相信会吸引更多内地炒家来港寻宝,在槓桿效应带动下,相信港股有机会挑战今年高位24364点。外围方面,美国大选及加息等不明朗因素届时料将获得消化,11月港股或呈先低后高走势。(记者 伍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