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西边 | 品牌越来越无国界吗?
- 香港卫视
- 2016/12/17 19:52
-
收藏
-
62.0万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人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那么,品牌真的越来越无国界吗?
主持人:麦子
嘉宾:邵小兵、张志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出现越来越多外国品牌的产品,丰富了中国居民消费选择,刺激本土品牌提高自身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货也开始慢慢走向世界各处,外国人也开始喜欢购买使用中国货。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人民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那么,品牌真的越来越无国界吗?
本期精彩看点:
辨别真假外国货
国产货究竟有没有好货
国产货与外国货的差距
品牌与产品的关系
购物习惯与产品选择的关系
中国货在外国
时代广场大屏的天价广告
美国人并没那么感冒
时代广场上播放着中国的广告
通过长达4个月,随机调查美国市场上的1100名消费者,报告结果发现,传统制造业仍是美国消费者意识中,中国品牌最成功的产业领域。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近半(47%)美国消费者认为,中国品牌在消费性电子产品方面的表现总体良好。
然而,与想象有出入的是,诸如斥巨资购买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投放广告等噱头式营销,并不能获得当地消费者共鸣——他们显然更乐意购买与自己有较强情感联系、高互动性、以及诚信透明品牌的“帐”。
在外国播出的中国广告
“如果能够进行高效的数字推广曝光,中国品牌的全球化战略还将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当然不只是广告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货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非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中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最为热衷,而这或许能为中国品牌立足北美、欧洲市场提供些许借鉴。
精简化
小米在进入拉美市场时,把品牌名称“Xiaomi”改成了“Mi”,因为对非汉语用户来说,“Mi”更容易发音且更便于记忆。
品牌化
在巴西市场,小米摒弃了中国品牌管用的低价策略,而是坚持品牌完整性,转而通过限时抢购等有计划的推广活动刺激市场需求。
本土化
小米聘请了具有巴西背景的企业家雨果•巴拉(Hugo Barra)负责国际业务,充分利用其在当地市场的专业经验和在巴西商界的广泛人脉。
与小米成功攻占巴西市场类似的,还有华为在非洲市场的如鱼得水。
定价策略
在非洲以及其他地区,华为的品牌能够获得长足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其科学的定价策略,“华为的产品定价往往略高于其他中国品牌,但相比其他欧洲厂商的价格依然要更实惠”。
社会责任
但需强调的是,华为在非洲等当地开展的企业社会责任(CSR)项目——如今年5月,多名来自坦桑尼亚的学员参与华为“未来种子”项目学习之旅。这类项目为华为品牌在非洲的发展奠定了必要基础。
或许,有人会说这么多“中国货”涌入美国市场或者其他国家市场,会不会对外国人来说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
但答案却是:未必。
因为很明显的一点是,再过些时候,大多数的美国人都将开始装扮圣诞节,从经济层面上来说,产自中国的圣诞彩灯饰品可是非常便宜的商品。
至少,这些能够让美国人的圣诞节变得更加便宜吧。
- 标签:
- 东边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