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老夫子》作者王家禧离世 触动港人集体回忆
- 亚太日报
- 2017/01/04 14:32
-
收藏
-
65.5万
漫画《老夫子》作者王家禧因年老器官衰竭,在美国于当地时间2017年1月1日凌晨5时57分离世,享年93岁。
王家禧1925年生于天津,1956年移居香港,曾经在教会负责绘画,业余从事漫画创作。1962年起,他以长子“王泽”的笔名开始创作《老夫子》,最初在报章刊登,两年后由吴兴记书报社推出单行本,出版至今,曾是销量最高的漫画刊物。
《老夫子》漫画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幽默逗趣令人津津乐道,是70至90年代港人童年回忆。老夫子中耐人寻味的故事内容,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可谓香港漫画的标志。王家禧曾说:“我的一生就像漫画,我尽可能的让‘老夫子’,也就是让自己耍宝去逗乐读者。
出版了半世纪的《老夫子》前后共出现过近500个角色。据王家禧长子王泽表示,老夫子反映了王家禧好玩、好动的性格;秦先生是他一直梦想的靓仔模样;大番薯则是他自嘲又肥又矮;而陈小姐,其实就是他妻子陈玲玲。
《老夫子》另一特色是常以四字成语作标题,其中常用的“耐人寻味”最是耐人寻味,但他近年自爆,以“耐人寻味”为题只是“谂唔到写乜(想不出写什么)”。漫画家马龙表示,60至70年代民生艰苦,娱乐不多,《老夫子》全以生活小事为题材,对白精简,老幼咸宜,所以红极一时。
上世纪80年代,王家禧举家移民美国加州,1995年,长子王泽接过父亲的棒,继续《老夫子》创作。《老夫子》曾多次改编拍成电影,王家禧曾在《老夫子2001》中登场亮相,而电影男女主角谢霆锋和张栢芝亦传闻因电影中一吻定情。在香港漫画星光大道,也设有老夫子角色的雕塑,显示该漫画在香港的重要地位。
其子王泽曾说,十分佩服父亲王家禧,一直都是充满活力与想像力的创作者,他创造的《老夫子》就是描写平日生活的漫画,既是日常的趣味,更是各种天马行空的想像。经历半个世纪,时空虽已改变,每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也都不同,但其中的酸甜苦辣,透过耐人寻味的漫画,仍然直入人心。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梁振英3日在“脸书”上发文说,王先生的“老夫子”是香港一代传奇,愿王先生安息。梁振英回顾了自己小时去理发店看漫画书,《老夫子》因为最受大人和小朋友欢迎而大量供应。其中角色老夫子、秦先生、大蕃薯更经常被孩子们用来起“花名”。
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同日对王家禧离世表示深切哀悼。他说,王家禧先生为本地漫画大师,六十年代创作《老夫子》漫画,透过独特绘画风格、简单而诙谐的故事,展现香港社会不同年代的生活面貌,反映人生百态。家喻户晓的漫画人物——老夫子、大蕃薯、秦先生等,陪伴香港人成长,深受不同世代、不同年龄层读者喜爱。
3日,不少香港漫画迷来到湾仔动漫基地,参观正在进行的“老夫子漫画作品展”,缅怀儿时回忆,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