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香港故事 | 从裁缝到设计 靳埭强

  • 香港卫视
  • 2017/03/26 21:10
分享到:
  • 收藏
  • 125.6万

本期节目主要讲述香港设计之父——靳埭强的成长背景与生平经历,以及作品呈现出来的特点及风格,在竞赛失利后是如何的“艺术回归”?在信念的支持下,又是怎样从裁缝走向设计师?从香港到内地,从设计到教育,他是如何为后辈创建平台,为设计界做出贡献?

1477472242910581.jpg

他是东方设计教父

一生获奖无数

他驰名中外

却不忘传统文化的古朴

从默默无闻的裁缝到闻名中外的设计大咖

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银行历经重组,希望重新塑造自身的国际形象,尽快开拓国际业务,应香港美术社(国营)的委托,靳埭强负责设计创作中行的标志。

漂亮的设计并不一定是好的设计,最好的设计是那些适合企业、适合产品的设计。”这是靳埭强一直强调的专业精神。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红绳穿着铜钱,中国的钱币作联系,现代化的计算机荧屏般的简化图像,组成一个“中”字,这些最基本的元素结合之后就是靳埭强天才的创作——中国银行标志。

1315478872299.jpg

靳氏的艺术作品常展出海外各地,曾在英国、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地举行个人展览。除此之外,他的作品也被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美术博物馆收藏,在平面设计界是当之无愧的大师级人物。靳埭强既是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会副主席,也是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在这个国际平面设计协会中,集中了全世界最优秀和最有影响的著名设计师,而华人仅有30几位。成就如此之多,但在未成为知名设计师以前,靳埭强只是一个裁缝。

出生小康 

却无奈飘摇至港

放弃爱好 

埋葬理想

华丽转身

走进殿堂

1942年,靳埭强出生在广东番禺的一个小康家庭,年幼的他总能听到母亲轻声背诵诗书,尽管母亲是一名中国传统女性,但读过书、识得字,靳埭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得此耳濡目染,可谓受益匪浅,使他很早就与文字结下情缘。

靳埭强的祖父是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启蒙老师,这也使得他从小就怀揣着成为一名出色画家的梦想。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1957年,靳埭强告别了15年的内地生活,前往香港。迫于家庭的经济压力,靳埭强放弃学业,身为裁缝师的父亲把他送到了朋友陈师傅开设的一间小裁缝工房做学徒。自此,靳埭强便开始了十年的裁缝师生涯。

201604051112321250.jpg

靳埭强的作品《香江》

靳埭强开始在工余时间学习绘画,并考进了香港中文大学校外进修部,接受了较为正规的美术和设计学教育。毕业后,他应聘到一家百货公司担任设计师,自此开始了自己的艺术设计生涯。

1976年,靳埭强与同学合伙成立了设计公司。当时的香港设计界较为崇洋,华人设计公司生存举步维艰,为扭转局面,靳埭强找到了新搭档刘小康,在二人携手努力下,公司终于站稳脚跟,成为少数可与欧美一流设计团队比肩的华人设计公司之一。2013年,新合伙人高少康的加入,公司正式更名为靳刘高设计,这也印证了三代人的同心协力,传承创意,与时俱进,致力创造国际水平的中国设计。靳埭强1.jpg

从香港到内地

从设计到教育

他默默奉献

“东西方的精神混在一起,这是香港一个特别的地方。它站在中间,有东方、西方,是一个交汇点。我不在香港生活,不在香港发展我的事业,可能出来的成绩没有那么好。”这是靳埭强语录中的一句话。虽告别故土多年,靳埭强却始终怀有强烈责任感和爱国心。80年代开始,他便坚持“北漂”,在内地授课、交流,播下了无数的“种子”。

90年代中后期,越来越多的香港设计师开始前往内地发展,内地的设计水准也迅速提高,当年的“种子”收获了第一批“果实”。为了使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聚集在一起交流与学习,1999年,靳埭强创立了“靳埭强设计奖”, 为热爱设计的年轻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及专业视野的广阔空间。timg.jpg

timg (1).jpg

“靳埭强设计奖”获奖作品(部分)

对于自己,靳埭强自称比较八卦,是好奇心使然,所以他热爱生活,讲求创意从生活而来。当下香港与内地设计界几乎打成一片,可以说,靳埭强功不可没。1999年和2010年,他分别获得香港特区颁授的铜紫荆星章和银紫荆星章。

如今,70多岁的靳埭强心态平和,眯眼微笑,仍然希望发挥余热,将世界级的设计理念带到中国,同时也将中国的优秀设计传播世界,提升中国设计的整体水平。

靳埭强2.jpg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香港故事 | 乐坛鬼才黄霑
香港卫视 2017/03/19
香港故事 | 什锦人生 蔡澜
香港卫视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