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剧是什么味儿?用数据品香港电视行业
- 新华网
- 2017/06/21 16:09
-
收藏
-
51.5万
近年来,港剧的影响力似乎在逐渐减弱。
去年的大热港剧《一屋老友记》最高32点的收视率、影版《使徒行者》的火热,让观众仿佛重新感受到了80年代香港电视剧的爱恨情仇与侠肝义胆。
兴于娱乐贫瘠,衰于竞争缺失
以TVB为主导的香港电视业在过去的40年以鲜明的地域特征和创意在华语市场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如此辉煌的电视产业和电视文化的景象,如今在香港已难再现,全面席卷市场的韩剧、台剧甚至内地剧让观众惊觉:TVB剧再也不复昔日盛景。
除了收视率这个“数量”指标之外,欣赏指数是对电视节目“质量”的评价指标,香港是亚洲地区最早进行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的地区之一。香港民众对于本地制作的电视节目的欣赏指数和认知率下滑也反应了香港电视行业豪情不再。
电视业衰退,不能全赖经济不给力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香港经济受到较大的影响,2010年之后文化创意产业率先复苏,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给文化创意产业新的发展血液,反而曾经的马车如今却开始拖后腿。
当然,除了社会经济发展这一外部原因,近年来电视业的变革与香港电视剧集自身的“顽疾”,也成为香港电视业衰退的重要原因:
捍卫港剧的“香味”
在40年的潜移默化间,港剧早已变成一种香港文化,对于培养文化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港剧在社会文化的示范性作用、影视习惯等方面十分值得内地电视剧行业汲取与学习。
资料来源:城市导报、时代周报、HKU POP SITE、香港特别行政区统计处、TVB年报、维基百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