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报告:中国网红群体愈发职业化 微博粉丝近4亿

  • 中新网
  • 2017/06/28 15:33
分享到:
  • 收藏
  • 49.1万

26日在北京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7)》指出,2016年,中国“网红”群体越来越职业化、网红类型越来越多元化,截至2016年5月,仅微博平台的“网红”粉丝规模就已达到3.85亿人,在微博平台粉丝中比重为28%,仅次于娱乐明星的43%。

微博.jpg

图:微博

这份以“共享·智能·移动”为主题的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推出。

在对于当前被舆论聚焦的“网红经济”的分析中,蓝皮书将“网红”定义为依托网络走红,有一定影响力和传播力并且具备一定变现能力的魅力人格体。

报告界定的“网红”具备三个特征:首先,网红必须来源于网络,具备网生性,而不能仅仅是线下名人的线上化;其次,网红要能够凭借优质的内容和个人魅力聚集粉丝,并能够对粉丝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产生影响;最后,网红必须是具备传播渠道的独立个体,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是象征性的符号。

蓝皮书将“网红”分为五种类型:电商网红、视频网红、直播网红、图文网红和事件网红。

按照这种界定,这份蓝皮书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网红”群体的粉丝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16年5月,仅微博平台的网红粉丝规模就已达到3.85亿人,在微博平台粉丝中比重为28%,仅次于娱乐明星的43%。

蓝皮书还分析,“网红”的粉丝主要为17至33岁的高学历人群,网红与粉丝在年龄和学历程度上存在极大的相似性,这使得网红与粉丝往往拥有相似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他们之间也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谈及“网红经济”,蓝皮书称,从以凤姐为代表的“网红1.0时代”,到以“papi酱”为代表的“网红2.0时代”,“网红”越来越职业化,“网红”们也找到了可以变现的商业模式,将人气转变成商业价值,催生了新的经济业态,即“网红经济”。(潘心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