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香港故事 | 中英谈判之钢铁碰撞

  • 香港卫视
  • 2017/05/28 11:24
分享到:
  • 收藏
  • 84.7万

香港问题由来已久。香港岛在1842年鸦片战争后割让给英国,1860年又割让了中国大陆的一小块地方九龙,北边的“新界”则于1898年租借给英国99年,于1997年到期。抚今追昔,香港问题当年得以顺利解决,背后暗藏的是中英两国底牌的较量,是大国之间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比拼,也是激烈的钢铁碰撞。

16.jpg

在蒋介石三收香港失败后,邓小平首次被推向前台,直面香港问题。

640.webp.jpg

1979年,距新界租约到期18年,香港15至30年以上大型工程直面政策风险,迫于投资人的压力,香港时任总督麦理浩决定就新界“地契租约”问题正式拜会刚被任命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邓小平。

麦理浩问:“是不是可以考虑,同意我们港府有权批租超过1997年的土地?”麦理浩这一问弦外之音是,如果中国同意港英政府有权批租超过1997年的土地,即等于同意英国在1997年后有权继续管治整个香港地区。

老辣的邓小平一眼识破,回答:“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并明确香港整体性概念,表示,不仅仅是新界,还有香港岛和九龙的最终命运是中国的一部分。

18.webp.jpg

戎马一生的邓小平当然不会打无准备之战。1979年会见麦理浩后,他旋即授意,一个集合国务院港澳办、新华社香港分社人员的五人小组秘密抵达香港,在香港各界展开调研,通过一年之久的秘密调查,五人小组获得了详实的资料。国务院港澳办将这些资料整理成报告,提出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解决香港问题的十二条方针,也就是著名的“十二条”。

19.webp.jpg

邓小平与素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举行了第一次谈判。

会谈一开始,撒切尔夫人先发制人,她表示:有关香港的3个条约,白纸黑字写在那里,任何人都不能抹杀这一事实。条约就必须遵守。她还讲了一句分量很重、带有威胁性的话:如果中国宣布要收回香港,那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面对撒切尔夫人的强硬态度,邓小平回应:“主权一直属于中国,这很明确,没有讨论的余地”,中国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香港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这句话分量很重,言下之意就是不等到1997年了,方式也不是和平谈判了。

20.webp.jpg

不卑不亢、软中带硬,铁娘子和邓小平都深谙谈判之道。邓小平进一步开导女首相: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结束殖民统治,在世界公论面前会得到好评,中国要收回香港,谁都不会有话说,要收回,通知一声就行。现在坐下来谈判时够客气的,英国还有什么好讨价还价的?话说到这个份上,气氛相当紧张。这一次会谈整整延长了50分钟,其交锋程度之激烈由此可见一斑。 

21.webp.jpg

在中英世纪谈判中,有一个神秘人物在邓的授意下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他就是被称作“政治媒人”的香港船王包玉刚。包玉刚在中英高层间来回鸿雁传书,在此后火药味浓厚的谈判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

22.webp.jpg

撒切尔夫人原打算访京时与邓小平进行两次会谈,然而第一次会谈在浓烈的火药味中结束后,第二次会谈告吹。

第三轮陷入僵局,第四轮谈判仍然没有取得进展。

第五轮谈判,中方对英国表现出一定灵活性感到高兴,但仍然怀疑英国是在耍花招,谈判依然没有取得多少进展。

及至第 12 轮谈判之后,英国外相杰弗里•贺维第一次公开承认了政治上敏感的香港人早就明白的事情:“想达成一个能让英国在1997 年后继续治理香港的协议是不现实的。”虽然谈判形式依旧扑朔迷离,但商业界终究还是松了一口气,不确定因素终于被排除了。

在22轮谈判中,英国首先打“主权牌”,被拒;接着又抛出“主权换治权”的构想,同样被拒;最后又打经济牌,拿经济来弹压对手,谈判桌以外的角力也从暗斗转成明争。

23.webp.jpg

英方的做法是,让香港的财团在伦敦大量抛售港币使港元大幅度贬值,香港股市开始大幅震动,港币汇价一天天往下跌,从而引起香港社会的恐慌。在邓小平的直接授意下,中国政府的应对方针很简单:不予理睬。中国不会因为经济波动而放弃主要的政治原则。结果英国人慌了,因为港币再贬值就可能造成港英经济崩溃,用杰弗里•贺维的话讲,不但如此,而且还可能影响到英镑的地位了。

在此背景下,双方你来我往,又经过10轮谈判,邓小平给出的2年谈判期所剩时间越来越短,英国方面的底牌最后被突破,不得不做出让步,全盘接受了邓小平的主张。两国政府终于在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

24.webp.jpg

这就好比某本知名杂志所形容的那样,中方和英方在玩看谁先眨眼睛的那种游戏,英国先眨眼睛了,败下阵来。

1997年7月1日,香港顺利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世界华人抛开不同民族、不同政见的偏见,共同庆贺香港这位“游子回家”。

25.webp.jp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