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故事 | 永远的歌后 邓丽君
- 香港卫视
- 2017/05/21 18:54
-
收藏
-
114.6万
邓丽君这个名字,给了一代人温暖的记忆,她的歌如同一个诗情画意的音符,清丽婉转又空灵柔美。
在华语歌坛,她最具有代表性,她以甜美柔情的声线唱出委婉动人的乐曲,以小调式中国旋律令每一个心灵悸动。上天眷顾她的才华,却一生遇人不淑,终生未嫁!她,就是邓丽君。
1995年5月8日,一代华人歌唱天后在泰国清迈香消玉殒。她是一种文化的标志,也是一代人终生难以磨灭的印记。她就是一代歌后——邓丽君。
她是一个无法复制的传奇
在歌坛的地位无人能超越
她用清幽脱俗的歌声
唱尽人间的万种风情
邓丽君,一位极具东方女性魅力的歌者,她是首位登上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献艺的华人歌唱家,也是第一位在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及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演唱会的华人女歌手。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声。她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慰藉了无数人干涸的心灵,是很多50后至70后的共同偶像,而在80后及90后的群体中也不乏忠实的拥趸。
1986年,邓丽君当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七大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之一,成为唯一同时获得两项荣誉的亚洲歌手。2010年8月2日,美国CNN评选了过去五十年里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乐家,张国荣和邓丽君作为仅有的两位华人歌手入选其中。
19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水平的增长,双卡录音机、短波收音机逐渐普及,邓氏情歌红遍大江南北,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成了邓丽君的“脑残粉”。
稚气未脱
却辍学转战歌坛
她与香港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
1953年,邓丽君出生在台湾省云林县。上有三个兄长,下有一个弟弟,使得她的出生让父母分外欣喜,更是受到母亲的宠爱。由于母亲喜爱看电影,也爱听黄梅戏、评戏等地方戏曲,因此,邓丽君自幼就耳濡目染于这些传统音乐中,这也奠定了她对音乐的爱好与根基。1963年,刚满十岁的邓丽君以一曲黄梅戏《访英台》拿到了歌唱比赛冠军,而这也成为她走向艺术之路的开端。
△童年邓丽君
1966年,正值豆蔻年华的邓丽君凭借一曲《采红菱》,摘取了金马奖唱片公司歌唱大赛冠军,顿时引起歌坛瞩目。随后邓丽君因无法顾及学业,选择告别校园,从而签约宇宙唱片公司,正式踏入歌坛。
1970年,电影《歌迷小姐》大获成功,这使她的歌唱事业进入第一个腾飞点,逐渐打开了香港、日本及东南亚等市场。
1981年,邓丽君第五度登上香港利舞台举行个人演唱会,以7天9场次创下了华语演唱会的场次纪录。同年,邓丽君的五张大碟同时获得“白金唱片奖”,打破香港历届白金唱片纪录。
她曾说:“近年我在不同的地方住上一段日子,还是觉得香港的景色最漂亮,也最适合我,所以我留在香港的时间比其他地方都要多。”
香港给了邓丽君重新起飞的机会,而她对香港的影响深远且持久。陈慧娴、王菲等众多香港艺人都曾经是邓丽君的粉丝。
她一生写尽传奇
却情路坎坷
锋芒一生
却草草收场
面对自己的情感问题,邓丽君曾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到,她有很多次刻骨铭心的感情,而且每一次都很投入。不管是初恋林振发,亦真亦假的男友朱坚,亦或是真心男友秦祥林,昙花一现的成龙……一向对“情”事三缄其口的邓丽君,却亲口证实了与糖王郭鹤年之子郭孔丞交往的事实。
△邓丽君与成龙
1981年,对邓丽君而言,是否极泰来的一年。不仅事业攀上高峰,漂泊的感情也在这一年觅得归宿。新加波的邂逅,熟悉后转入恋情,感情走得平稳而有温度。在双方家长的见证下,两人在1981年10月28日晚上秘密订婚。一切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却在最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邓丽君和郭孔丞
作为香格里拉集团董事长的郭孔丞,可以说是名门望族之后,但郭孔丞的祖母向来对艺人有偏见。正值婚期挑选之际,未料老祖母突然提出三个条件:一是要邓丽君将过去的历史交代清楚;二为加入郭家后立即退出演艺圈;三是断绝与娱乐圈朋友的来往。
郭孔丞虽然爱邓丽君,却不敢违抗家里的长辈。豪门的家规森严保守,让自主性与自尊心极强的邓丽君情怯止步。1982年底,邓丽君提出退婚,就此结束了这段有缘无分的情缘。
情场上的失意,并没有轻易将邓丽君打倒,反而使她将全部重心放在歌唱事业上。1983年,邓丽君举办了以香港红磡体育馆为首站的“15周年巡回演唱会”;次年,“十亿个掌声”作为邓丽君“15周年巡回演唱会”中的台北一站,是邓丽君最成功的演唱会之一。自此,“十亿个掌声”也就成为华人社会对于邓丽君的惯用称呼之一。然而,80年代后期,邓丽君却渐渐告别舞台,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1990年后,邓丽君基本定居法国,调养身体,放松身心。这一年,她爱上了一个小她15岁的法国男人Paul,或许情海沉浮太久,她一直以低调的态度面对这份感情。正当她准备在纽约无线电城做正式告退演出时,1995年5月8日,邓丽君因支气管哮喘发作,于泰国病逝,长眠于台湾金宝山的“筠园”,享年42岁。
△邓丽君与Paul
邓丽君这个名字,给了一代人温暖的记忆,她的歌如同一个诗情画意的音符,清丽婉转又空灵柔美。1995年,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追认授予邓丽君“金针奖”;1996年,台湾金曲奖追认授予邓丽君“特别贡献奖”。香港词坛教父黄霑曾说:“邓丽君是一个神话,一个在文化上对中国影响很深的图腾,是时代选上了她,她自己从没有想过。”
如今,斯人已逝,却香如故。邓丽君留下的东西,都将牵连人们对当初时代的记忆,成为过去特殊时代的一个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