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 | 新特首林郑月娥在忙什么?
- 香港卫视
- 2017/07/12 15:06
-
收藏
-
80.5万
香港卫视带你了解新特首10天的生活。
三十六年来,从社会福利署署长到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从发展局局长到政务司司长,在2017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周年这天,林郑月娥成为香港首位女特首。她在就职典礼上说:"此刻我怀着谦卑的心情,接受我人生中的最大荣耀,并准备好应对我公务生涯中的最大挑战。"
上任10天以来,新特首都做了哪些工作呢,让小编带你一起回顾一下吧。
7月1日上午,香港特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于会展中心举行。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监誓下,林郑月娥宣誓就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
7月1日
出席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并宣誓就职
“各位亲爱的香港市民,我的愿景是让所有生活在香港的人都抱有希望、感到幸福,有信心香港这个家是一个富公义、有法治、享文明、安全、富足、仁爱和有良好管治,具发展潜力的国际都会。”
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林郑月娥(前排右二)7月1日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前排左二)等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国家主席习近平(后排中)见证签署协议。
在前任特首梁振英卸任前不久,曾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的六个城市考察并与深圳市委书记会面,而新特首一上任立即签署《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从两任特首对此的重视程度可以看出,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中发挥作用,是香港目前所考虑的重点问题。
7月1日当天,林郑月娥出席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论坛。在致辞中,她表示香港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以下服务:一是国际金融中心;二是航运中心;三是贸易中心。
推出Facebook专页及Instagram帐户,希望透过社交媒体加强与市民的联系和沟通
出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论坛
“我有信心大湾区建设能为广东、香港和澳门的发展增添动力,并为三地居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7月2日
出席庆祝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公署成立20周年酒会
到新界北区打鼓岭重置的竹园村、九龙城区红磡家维邨和中西区进行家访、与市民会面
林郑月娥7月2日与竹园村村民见面,了解他们在新地方的生活情况。
"今日在七月二日我做这个落区的工作是有个特别的意义,因为我在竞选期间和候任期间都承诺了本届政府要以一个互动的形式来施政。'互动'当然包括与地区人士的互动,所以我觉得作为行政长官,我应该以身作则,我要求我以后的司局长都要定期落区。"
林郑月娥十分关心市民居住问题,并指“上任后希望很快能够成立一个由专家领导的小组,在社会上来一场大辩论,究竟香港未来的土地供应来源应该是什么。”
7月3日
首个工作天在行政长官办公室地下大堂会见传媒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首日到特首办上班,她会见记者时表示,对特首办不感到陌生,又指自己是未来5年带领香港再创辉煌的第一责任人,感到任重道远。
林郑月娥强调寻最大空间做实事,并冀用“两个H”希望(Hope)和治疗(Healing)提振港人士气。
出席债券通开通仪式
“债券通对两地来说是一项互惠共赢的计划。一方面有利稳步推动内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另一方面有利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出席香港侨界社团联会香港回归20周年音乐会暨第六届会董就职典礼
“我的首天工作天,好事、喜事已经一件接一件。我对开局非常有信心,也希望往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的明天会更好。”
与传媒茶聚
“政府要扮演主动及主导的角色,创造有利条件为基本法23条立法。”
7月4日
带领新一届特区行政会议成员召开首次会议
“改善行政立法关系是今届政府的重要工作,亦是率先要做的工作,因为如果行政立法关系不顺畅,就直接影响我们的施政,亦令我们想为社会做的事面对很多障碍。”
率领行政会议全体非官守议员会见传媒
林郑月娥7月4日率领行政会议全体非官守议员会见传媒。
“16位非官方成员每一位都非常资深,亦有丰富的工作和专业经验,和我合作多年,不需要磨合,我深信他们会以一个智者,充满智慧的人士帮助我施政。”
“去拣选或者邀请人士加入做副局长和政治助理,与做司局长都一样,我的原则都是广纳贤能、用人唯才。他的政治背景和政治立场不是主要的考虑,但当然要拥护‘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和基本法。”
7月5日
首次在立法会出席行政长官答问会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任内首次立法会答问会,她表示将通过率先采取四项措施改善行政立法关系,包括与各党派议员建立恒常的沟通机制,在今年十月发表任内首份《施政报告》,让议员在立法年度伊始,更方便审视行政机关未来一年施政方向和公众计划等。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立法会首次问答大会中,公布教育新资源中的首阶段措施,涵盖专上教育、中小学、幼儿园及特殊教育,涉及约36亿港元经常性开支,她希望立法会财委会可于本立法年度通过相关拨款,配合新学年开展新措施。
香港立法会多名议员在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席答问会后对其表示赞扬。他们指出,林郑月娥在答问会的表现显示她对于改善行政立法关系的诚意,希望各局长能够在行政长官的带领下,在不同范畴的工作具有创新的思维,亦敢于触碰社会问题。
出席“同心同根万里行2017授旗礼”
“鼓励青少年放眼世界,拓展视野,增加内地与香港青年之间的交流,加强认识内地就业市场,把握国家发展机遇。”
7月6日
传媒茶叙
“港人首置上车盘”:最重要是要让香港永久性居民有买楼的希望。要“搵到地先得”,利用棕地、破坏了的农地、郊野公园边陲等。会尽快成立研究土地供应来源的、由非官方成员组成的专家小组,在社会展开讨论,检视土地来源。
广深港高铁“一地两检”:“一地两检”安排很快会公布,目标是让社会在2017年暑假期间讨论方案,2018年暑假前须通过本地立法,配合高铁2018年第3季开通的时间。处理“一地两检”问题具挑战性,当局会迎难而上,向社会多作解说。
7月7日
赴昂船洲军营出席辽宁舰编队停靠香港欢迎仪式
“我深信,这次16舰编队访港,将让广大的香港市民亲身体验国家在国防和军队建设方面,特别是海军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大大加强香港市民对国家的了解和认同。”
出席“2017国际法研讨会:亚洲的共同未来”会议
林郑表示,“一国两制”是促使香港特区成立20年来取得成功的最重要政策,香港利用这一政策带来的独特优势,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都市,在中央政府授权下开展对外交往,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贸易、投资、金融、航空、文化和法律合作等多个方面巩固和拓展广泛联系。
7月8日
与新一届政府问责班子在礼宾府举行长达6小时的集思会
期望各官员勤政爱民,不应只着眼大事而忽略小问题,勉励问责团队多聆听地区人士意见,除两年内到访十八区区议会,亦要多出席社区活动。
期望新班子尽早将政策提交至行政会议讨论,多跟包括“泛民”在内立会议员沟通。官员可出席“民主派”政党的党庆或饭局等活动,鼓励官员放胆去做对市民好的政策或措施。
会后,林郑月娥用“自拍神棍”拍大合照。
出席永不放弃同学会DSE放榜打气大会
林郑月娥7月8日出席永不放弃同学会2017DSE放榜打气大会,为同学们打气。
7月9日
到访广深港高速铁路(高铁)香港段石岗列车停放处,参观高铁列车
“高铁香港段是香港面向未来发展的策略性基建项目。它将大大增强香港与内地城市的连繋,扩阔香港市民的事业发展及生活空间,为我们的下一代带来崭新机遇。”
“希望大家市民都好像我们今早,怀着一个很兴奋的心情,迎接高铁的来临。”
7月10日
出席立法会午宴
林郑月娥(前排左五)7月10日在立法会举行午宴前与议员拍摄大合照。
出席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0周年黄大仙广场开幕嘉年华
“我在竞选时曾经提到,各区的区议会汇集大量民间智慧,是政府处理地区问题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与各司局长将会定期落区,与区议员及地区人士交流,以便更好地掌握地区事务和民情民意,继续积极回应社区诉求及推动社区建设与发展。”
出席民建联庆祝成立25周年酒会
林郑出席民建联庆祝成立25周年酒会。
林郑表示,政党扮演监察政府的角色,政府必须透过良好的管治,和以人为本的施政,急市民所急,“为政党减压,同政党分红。这个不只是民建联和建制派,只要所有政党,都正如习主席所讲,是爱国爱港,是真心诚意拥护基本法,支持“一国两制”,我都可以为它减压,同它“分红”。”
在林郑月娥的特首网站主页上,有一篇欢迎辞。其中写道,"我在香港土生土长,自离开校园后便在不同的政府岗位服务市民,一转眼便超过三十六年。我和各位香港市民一样,都热爱这个城市。"愿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能带领政府建设一个更美好的香港。
香港卫视综合
编辑:何婷、周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