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香港在大湾区地位重要 很难被替代
- 大公网
- 2017/11/17 09:33
-
收藏
-
37.2万
瑞银董事总经理、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16日下午在财新峰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潜力很大,香港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将担负起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整个中国市场融资的功能,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地位短期内是很难被替代的。亦有嘉宾当日表示,香港在“一带一路”倡议实践的过程中可发挥巨大作用,不仅能够协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语言对接,也能提供成熟的市场服务。
11月15日,“第八届财新峰会:改革再出发”在北京召开,为期三天的峰会汇集百余位经济学家,以及政、商、学界代表,围绕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切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深入讨论。逾千名嘉宾参加会议。
汪涛16日在峰会上表示,与美国的湾区建设不同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囊括了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制造业中心等,这些城市各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相互之间存在很好的互补作用,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想要通过竞争成为地区核心。对于香港来说,作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它要为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为整个中国的市场来进行融资等操作,这决定了香港在短期内很难被替代,这些功能将会一直存在。
大湾区可缓房价压力
大湾区体制机制有望实现突破。“粤港澳大湾区的体制机制确实不一样,在港澳地区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规划框架之下,它发展融合共用的一些合作法律规则等方面,将会有所突破。”汪涛指出,香港的经验和机制可以用于深圳等地方的发展,虽然协调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但是深化改革向前看的力量将带动整个大湾区的发展,使大湾区成为引领发展的一个示范。
“在房地产方面,香港的房价已经高到很多想要创新、发展的人无法生存的地步。我们办公室下面有一个很大的商场,几年里,我亲眼看到商场的转换,原来还有卖普通鞋帽衣的,现在基本上都是名牌表和珠宝店,饭店开不了多久就要关门,房地产已经把商业的经营成本推得很高。”汪涛提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也有缓解中心地区房价压力的作用,对于香港来说,大湾区城市间更方便的互联互通将使香港的房地产不会涨得太高,从而为一些商业经营减小压力。
港国际化经验丰富
工银国际董事长丛林16日在财新峰会“一带一路”推动开放战略论坛上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实践的过程中,香港将自己定位为“超级联系人”,可以继续发挥自身的三点优势:其一,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有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制度和法律体系,而香港的法律体系拥有国际通用的法律语言,能够和各个国家在法律语言上对接。同时,香港也是著名的国际法律仲裁中心,法律的一致性能够保证更好的开展海外业务。其二,香港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排名前三的自由经济体,自由化程度是全球所有的大城市中不可比拟的。其三,股票市场交易外,香港市场还有大量的并购、非公开市场业务,资本市场发达。
丛林指出,香港是国际化经济体,其国际化经验非常丰富。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失败案例,很多可以通过香港的帮助得以避免。而对于想要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外企业来说,它们进入中国,也首先要来到香港。(记者 张帅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