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收费听证 往返粤港居民盼分时段收费
- 大公网
- 2017/12/22 10:05
-
收藏
-
47.6万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车辆通行费收费标准听证会21日在珠海举行,内地、香港、澳门分别有五名代表参会听证。来自运输物流界的五名出席港人代表及其馀代表大部分赞同方案二的过境巴士每程收费200元(人民币,下同),较方案一少收250元。港业界代表对港珠澳大桥客流量预估乐观,预计实际车流量将大幅增加。港珠澳大桥经营方回应指,大桥是公共设施,会尽量降低收费,促进三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本次听证会的两套收费方案大致内容相同,唯一不同之处为过境巴士收费。方案一建议收450元,另一方案则收200元。为此,港澳听证代表最为关注穿梭巴士和过境巴士差别定价。香港过境巴士运营人士代表、香港志雄旅运企业发展总监李少鸣表示,如果采取方案一,过境巴士收费看齐穿梭巴士的450元,其桥费将增加250元,成本差距就会增加13%到22%。
代表:定价过高不利服务质量
李少鸣称,穿梭巴士和过境巴士运营性质不同,前者为独家经营,实载率较高,定价考虑了路桥费,成本可以传导给乘客。而后者经营主体众多,可选择口岸较多,竞争激烈,实载率较低,无法通过提价消化成本。如过境巴士定价为450元,广州、中山等市至香港的运输成本将增加15%左右,半数车辆将转走深圳湾口岸,不利于提升运输服务质量。
不过,现场也有听证参加人认为,两种巴士属于同一类型车辆,如执行不同政策,感觉不尽合理,应适当降低穿梭巴士收费标准,尽量缩小价差。香港汇通策略董事总经理侯伯坚表示,希望穿梭巴士和过境巴士价格差别不要过大,可以将过境巴士费用调为300元。
利益相关方、广东省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张广穆表示,考虑目前粤港两地公路口岸的车型分类,会参考替代运输方式制定各类车的收费标准,对同一类车实行统一收费标准。
此外,两方案均提出货柜车收费115元,普通货车则为60元。该标准亦成为港澳听证者讨论热点。不少代表认为,货柜车和货车应考虑桥梁损耗程度适当调整收费标准,以及根据吨位大小分档收费。
有听证代表还建议,大桥收费进行优惠和动态调整,包括区分不同时间和交通流量差别定价,对经常往来的车主设置月票或套票优惠。同时,政府应该定期检讨和跟踪评估,对收费标准进行动态调整。
对于众多建议,经营方、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委员苏毅回应,大桥是公共设施,会尽量降低收费,促进三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对于车行情况,除了按照内地的法律,还考虑两个因素,第一,由于车辆是过境车辆,采纳了香港规划署推行的分类。第二充分考虑港澳,大桥还要支持巩固香港作为国际物流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苏毅称,目前大桥总投资约在1200亿元,未来综合收入、深中通道开通对大桥客流量影响等因素均有测算。他表示,未来三地口岸是否收费、大桥管理及运营、实行两地一检等,目前三地政府均有进行商讨,未来将陆续对公众发布。
踊跃献策 港代表赞公开透明
港珠澳大桥工程与粤港澳三地生活息息相关,不少有份中签参加听证会的香港代表提前半小时到场,每人都手提着厚厚文件袋,做足准备功课。
五名香港听证代表安排坐在同一区域。在听证环节,主持人“请举手”的话音未落,港代表马上抢先举手,当中以香港中港通集团董事总经理陈宗彝首先发言。除了对方案的仔细论述外,还有香港代表表达对大桥的未来憧憬。香港汇通策略董事总经理侯伯坚表示,希望未来通行后可尝试在大桥举行马拉松、观光旅游活动。
香港志雄旅运企业发展总监李少鸣在会后表示,很赞赏此次抽取三地市民参与大桥听证会。“政府采纳民间意见,让不同行业人士都可发表自己声音,兼听则明。”
往返粤港居民盼分时段收费
近日,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已在进行收尾工程 资料图片
经常往返珠海和香港两地的居民,在听证会上更关注大桥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我是香港和珠海两地的居民,经常在两地奔波,更加赞成费用较低的过境巴士方案。”在香港工作的内地市民高思宇告诉记者,自己平日周一到周五在香港生活和工作,周末返回珠海住处,因此对大桥的通车期盼已久。他在听证会上算了一盘帐:如果单纯对比价格,方案拟定私家车或出租车过桥收费150元,比目前珠海到香港175元的船票要便宜,但比较总路程和交通时间未必抵得过坐船。为此,他希望大桥可以分时或者是分时段的道路收费,让所有参与者在桥梁上进行合理的分化,从而达到平衡。
“虽然我是香港人,但我明年就在珠海生活30年了。”天威控股集团董事长贺良梅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代表出席听证会时表示,大桥在屯门直通到货柜码头及货运站很方便,但在珠海则处于非常繁忙的路段,因此希望大桥可以分时间段错峰收费,避免堵塞,并要考虑接驳口问题。
香港龙升集团董事林泽诚表示,香港从深圳湾出来到深圳再到沿江高速到中山,大约3个小时左右。“走港珠澳大桥的话,可节省1小时,多付50到100元。作为消费者,我们也会考虑的。”
产业转移 业界看好车流量
对于港珠澳大桥的车流量测算,听证会上的香港代表普遍表示乐观。中港澳直通巴士联会秘书长、香港中港通集团董事总经理陈宗彝就认为,方案对大桥未来车流量估算过于保守。他称,深圳湾口岸开通前,头八年人流量平均复合增长率是20%,现有的估算头八年的车流量增长率只是9.84%,“没有理由大桥的增长率比深圳湾口岸还要低。”
陈宗彝表示,现在深圳已经是香港金融服务后勤基地,“深圳每年的租金开资大幅度上涨,如果将现有的后勤部门从深圳搬到珠海,租金会省七成,工资会省五成。如果没有考虑产业转移,就严重低估大桥使用率和车流量。”陈宗彝指,现有从香港到深圳截至去年年底达到每天57万人次,其中12万人次是每天上班的需求。陈宗彝还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也是大桥客流量的重要增长点,区内的航运业的互通也能促进客流。“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离香港很近就有珠海机场、澳门机场、深圳机场、香港机场。相当于香港及周边地区有四大机场,对于国际旅客而言香港机场就会成为华南地区的国际机场”陈宗彝称,从整个航运来说,就会制造大量的人流、车流量。(记者 卢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