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货车传元旦起须配电子锁 港业界冀延期
- 大公网
- 2017/12/28 10:42
-
收藏
-
45.9万
黄埔、凤岗等海关正积极推广跨境快速通关模式,然而有参与宣讲会的东莞厂商告知运输公司,若明年1月1日之后,跨境货柜车没有安装新版电子关锁并向海关备案,将会影响车辆进出境。
消息引起本港跨境陆路运输业界忧虑,香港陆路客货运输业议会主席蒋志伟向《大公报》指出,目前本港1.7万跨境货柜车中,仅有两成跨境货柜车配备电子关锁,且供应商短期内又未能提供足够量的电子关锁,若措施贸然在下月实施,恐令逾万辆跨境货柜车受影响,呼吁有关部门能延期执行。
本港运输业界近日接获东莞厂商引述凤岗在政策宣讲会上指,跨境快速通关模式是转关通关的一种升级版本,可节省很多通关时间,惟要求运输工具需为海关备案的跨境车,且配备电子关锁。
上述厂商在发给运输企业的电邮中指出,“按海关要求,自2018年1月1日开始,所有进出香港的转关运输车必须采用跨境快速通关模式。”同时通知运输公司需在明年之前购买最新版本的电子关锁并向海关备案,更扬言没有安装最新版电子关锁及备案的运输企业及运输工具,就不要到该厂装货。
独市供应一锁难求
不过,目前仅广州郎升网络科技公司一间公司供应电子关锁,无法满足上万部跨境货柜车的需求。在广州郎升网络科技公司早前在回覆运输公司查询的邮件中指出:“广东省内七个直属海关均在推广跨境快速通关,故短期内关锁供应会滞后。”该公司称,正实施统一预约登记,按预约顺序通知企业前来申领关锁。
蒋志伟直言“想买都买唔到”,对电子关锁仅有单一供应商更是感到疑惑。市场消息透露,过去有三间公司供应电子关锁,惟当中两间分别因技术不达标及无法盈利而相继退出市场。蒋志伟希望能增加供应商,恐“一家独大,未来想点加价就点加价。”
根据广州郎升网络科技公司回覆运输企业有关收费的邮件查询显示,自带GPS的安全智能锁需缴付押金1200元,每月需缴付运维费及GPS费用合共280元;若使用不带有GPS的安全智能锁,除缴付相同押金外,每月亦需缴付运维费180元。
业界质疑技术成熟度
以现时本港拥有1.7万辆跨境货柜车计,若每辆车均安装具GPS功能的安全智能锁,不计押金,相当于广州郎升网络科技公司每月可录得476万元的收入。
除了电子关锁供不应求,蒋志伟也质疑产品质量和技术成熟度。他说,曾有跨境货柜车因过关后电子关锁无法自动施封,维修加上重新向海关备案,令货柜车被迫在口岸停留三日。另有运输业界人士称,“电子关锁技术未成熟,若货物在封关、拆关上有任何损失,将由客户负责。”
合发货柜服务有限公司董事冯建桥补充称,若下月落实有关措施,以每日1500辆车计算,料本港跨境货柜运输业界每日损失逾400万元。
港口货运业或雪上加霜
根据东莞厂商提供的信息指出,经盐田、蛇口等口岸通关的车辆,并不需要安装电子关锁,通关文件的准备也与过去无异。倘仅要求跨境货柜车安装电子关锁,而又无法在短期内有足够供应,或变相令厂商选择经内地港口或其他途径出口,重创香港港口业。
香港港口业曾经带领本港经济腾飞,跨境货柜车行业更是风光一时,惟随着区域合作推进、内地港口崛起,本港码头吞吐量增速开始放缓,更有超过六成货柜车司机被淘汰,留下来的也面临人手老化等问题。
若此番真的如东莞厂商所指,自明年起跨境货柜车必须安装电子关锁才能装货通关,可谓是雪上加霜,更是令好不容易从2013年港口工人罢工的打击中恢复过来的香港货柜码头,再次受到重击。加之临近农历新年出口旺季,恐令急于出货的厂商另谋“出路”。
今年以来,受惠部分航线回归香港,加上航运联盟整合等,首11个月香港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6.4%至1897.1万标箱,惟近两个月又录得单月跌幅。有行业分析师近日更预测,随着韩国釜山港后来居上,香港明年恐跌出全球五大码头之列。
简化通关过程,减省时间,是海关、货主、跨境货柜车车主等持份者的共同愿望,正如本港货柜业界所说,如若落实电子关锁的相关安排,能否待增加合资格供应商,且备有足够货源后,才推出执行。
商会:影响面大 海关料会广泛咨询
对于有指跨境货柜车必须安装电子关锁,有商会人士表示,一直有听闻内地海关将实行电子关锁的措施,旨在加快通关时间,但未听过某一海关口岸要在明年1月1日起要实施相关措施,并指有关措施影响层面较广,料内地海关实施前,会进行广泛的咨询和推广,并给予足够时间,让各界早作准备。
他表示,现时香港主要商会均与广东主要经贸单位及海关,建立了恒常的沟通机制,相信当局实施电子关锁前,一定都会早作通知和咨询,并给予厂家及运输公司足够时间作准备,不会贸然行事。他指出,现时内地推行政策都很透明和公开,很少草率行事,若港商或运输公司发现有任何问题,可向香港主要商会、特区政府或港区政协、人大反映,相信定能妥善处理。
据海关总署10月公告2017年第48号文件显示,自2018年1月1日起,除四大类货物外,取消转关申报,全面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即企业申报只能选择“通关一体化”或到进出境口岸直接清关。而黄埔海关在上周举办“跨境快速通关”新监管模式推广会上,指通过黄埔、深圳两地海关深化合作,应用卫星定位装置、安全智能锁等物联网设备实施途中监控,实现跨境公路口岸自动快速核放。(记者 林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