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谈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在上路 刷脸也到了高铁车站和机场
- 香港卫视
- 2018/03/10 13:47
-
收藏
-
65.5万
今天上午,科技部部长万钢就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回答了本台记者虹韵的提问。
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应该说,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发展,从80年代开始,人工智能已经是我们国家科技计划的一个研究内容。这些年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信息化、数字化、软件硬件这方面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
万钢表示,人工智能要渗透到各个领域,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做好,并使它很快地拓展到社会的各方面,使每个人,致力于创新创业的创业家、企业家都能够获得。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启动了人工智能的开源平台建设。比如说百度致力于自动驾驶,阿里致力于城市大脑智能交通,腾讯在医疗读片、医疗影像资料处理,科大讯飞是在语音识别。
国产无人驾驶汽车虽然起步较晚,但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据说在今年年底就有可能开始量产了呢。
传说中的“天网工程”,可以实时监测区分出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并能准确识别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种类,以及行人的年龄、性别、穿着。
国产医疗机器人也已在脑神经外科、心脏修复、胆囊摘除等手术方面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准确性、可靠性和精准性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还有在模式识别方面的刷脸技术,也逐渐应用到了高铁、车站和机场。这些就要使它开放开源,使现有的技术、现有的积累,能够在我们的经济社会当中发挥作用,能够为所有的创业者所获取。但是,抓人工智能还是要强基础。
人脸识别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也十分常见。比如,刷脸支付、刷脸取款、刷脸进站等,中国早已进入了刷脸的时代。
万钢表示,我们要做下面几点工作:
第一,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科学基础。加快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学基础的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研发,使那些研发成果尽快能够进入到开放平台,在开放使用中再一次把它增强完善。马上就要发布人工智能项目指南和细则,来突破基础前沿理论关键部分的技术。
第二,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到我们产业发展中去,应用到我们社会生活各方面去,解决人们所关心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环保问题等方面。另外,我们还要知道人工智能既有它科技性进步的一面,也有它社会发展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加强政策法规研究,要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对社会伦理、就业结构、个人隐私、国家安全等方面的一些挑战。在人工智能的重大项目中,我们要把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攻克基础难关,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解疑释惑,为和谐的发展提供动力。
第三,人工智能是一个国际化的潮流,要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支持我们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研究机构与国际上的合作,在一些重要关键的领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