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特首近一年 林郑:度月如日 领港走更远
- 大公网
- 2018/06/07 10:57
-
收藏
-
38.5万
土地短缺窒碍香港发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大屿山发展将会是下一个令人兴奋的土地发展项目,因为大屿山位处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位置,港珠澳大桥和屯门赤鱲角连接路落成启用,将为大屿山带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她呼吁港人、政党和关注团体,在土地供应问题上,多说“好”,少说“不”,考虑香港即时和长远利益,否则香港会停滞不前。林郑月娥又分享担任特首近一年的感受,形容感到享受和轻松,“度月如日”。她表明要为香港守业,带领香港这个顶级城市走得更远。
林郑月娥昨日出席城市土地学会高峰会致辞时表示,土地供应是本港最迫切需解决的问题,目前香港只有24%土地已发展,但对于开拓土地满足住屋、社会发展等需要仍欠缺共识。
她引述有报道指,有团体调查称逾五成受访者不想政府发展郊野公园,亦有人说保护海洋生态不要填海、有团体喜欢耕种反对开发农地,但如果人人都这种态度,香港就会停滞。
她又说,大屿山将会是下一个令人兴奋的土地发展项目,因为大屿山位处粤港澳大湾区关键位置,而港珠澳大桥和屯门赤鱲角连接路落成启用,将为大屿山带来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她呼吁港人、政党和关注团体,在土地供应问题上,多说“好”,少说“不”,考虑香港即时和长远利益。
吁各界对土地供应多说“好”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林郑月娥认为,现届政府在加强与立法会沟通、推动创新及科技发展、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等方面都取得成果,但不少人对于香港“一国两制”落实有误解及偏见,建议海外朋友更深入了解香港和更广泛阅读有关香港的评论,不要单单相信“香港高度自治被侵蚀”、“一国两制不能坚持”等言论。作为行政长官,她有责任驳斥这些错误观点和误解。她又指,行政长官在宪制上要向香港负责,也要向中央负责,而中央领导人经常强调会支持香港发展,维持国际城市及金融中心地位。
林郑月娥亦分享担任特首近一年的感受,认为如果一个人经常感到忧虑和不开心,会“度日如年”,但自己过去近一年作为行政长官,感到享受和轻松,时间过得很快,形容是“度月如日”。她又引用谚语“创业难、守业更难”形容自己的工作,强调目前要为香港守业,带领香港这个顶级城市走得更远。
林郑月娥指,行政长官的工作极之疲累,但亦极具挑战性,令她很有满足感。她说,上任特首近一年只放过一次假与家人到桂林,但期间仍要拍片宣传高铁,又应邀与当地领导会面。她形容这个岗位,无私人生活和个人时间,但强调有信心和坚决可以做好行政长官的工作。
港在金融科技大有可为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出席“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科技论坛”致辞时表示,香港“一国两制”下拥有独特优势,有自己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资金自由流通,认为香港在金融科技方面大有可为。她相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出台后,定能为香港带来发展金融科技的机遇,而深港两地合作亦可带来协同效应,吁本港应把握机会,与其他湾区城市共谋金融科技新理念、新路径、新格局,将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的金融科技中心。
林郑月娥表示,本届政府十分重视大湾区、金融和创科工作,施政报告发表短短大半年,多项计划已取得良好进展,如已完成落马洲河套“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规划工作、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计划等。但她同时指出,若要成功推动创科,必须要让科技应用到不同领域上,而本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将是香港应用创科成果的重要产业。
林郑月娥认为,香港在金融科技方面大有可为,其中一个主因是香港拥有“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有自己经济、社会制度和法律,资讯与资金自由流通,为金融业发展奠下良好基础,“香港稳健高效的资本市场,可以提供风险可控的场地,配合国家金融市场开放,是结合金融与创科的理想地方”。
林郑月娥表明,政府非常愿意于本港金融科技发展中扮演“促成者”和“推广者”角色,而在政府及业界努力下,本港过去三年吸引的金融科技投资达到9.4亿美元,差不多是澳洲与新加坡总和。她相信,未来香港能与深圳的金融科技发展产生协同效应,体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又强调香港在大湾区的合作不应局限于深圳,应更好把握机遇,与湾区城市共谋金融科技新理念、新路径、新格局,务求将大湾区打造成世界级的金融科技中心。
- 标签:
- 林郑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