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 杜绝超前、超标培训
- 香港卫视
- 2018/08/23 16:30
-
收藏
-
39.5万
教育部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有关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模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的有25.9万家。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资料图)
近年来,一些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开展以“应试”为目的培训,干扰了学校教学秩序,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社会反响强烈。吕玉刚表示,教育部将同有关部门按照标本兼治、内外联动、堵疏结合、积极稳妥的总体工作思路,确定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开展专项治理。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的有25.9万家,按照边摸排边治理的工作原则,已经整改了4.5万家,专项治理工作摸排任务已基本完成。第二步,要着眼建立长效机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起草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该意见将成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最基本、最系统的政策依据。
针对超前培训的问题,吕玉刚表示,每个培训机构要把培训班次、培训内容、招生对象报教育部门备案审核。审核同意之后,才能开班。此外《意见》还规定,校外训练安排要有固定场所,同一训练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不得聘任中小学在职教师。机构必须经批阅获得办学许可证,并获得营业执照后,才能展开训练。校外培训机构营业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吕玉刚指出,办什么班、教什么内容、招什么学生,应该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相匹配的,不能办一个班,他是三年级的学生学四年级的课程,这是不允许的。所以,要求每个培训机构要把培训班次、培训内容、招生对象报教育部门备案审核。审核同意之后,才办这个班,每个班都要进行审核,这是下一步治理工作当中非常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把这个工作做实了,才能杜绝超标培训、超前培训。香港卫视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