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香港卫视拜访前“飞虎队”成员Pak On Lee后人

  • 香港卫视
  • 2018/08/29 18:34
分享到:
  • 收藏
  • 74.9万

​“飞虎队”,这是一听起来就十分响亮的名字,在很多影视剧里给人们留下坚强果敢、不畏艰险的印象。而提起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会以为这是一支国外的部队。但事实上,这支神秘的部队里有不少是中国面孔,祖籍是广东的美籍华人。飞虎队,正式名称为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英文名称为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

日前,香港卫视江浙区域总经理李俊前往前“飞虎队”成员Pak On Lee后人家中做客。Pak On Lee的一双儿女热情地招待了李俊一行,向她讲述了父亲作为“飞虎队”成员时候的故事,并在家中共进晚餐。

1.jpg

2.jpg

Pak On Lee夫妇与幼年时期的大儿子Fey和女儿Ruth合影

3.jpg

李俊(右一)与Pak On Lee的大儿子Fey和女儿Ruth合影

4.jpg

李俊(左)与Pak On Lee的大儿子Fey(右)合影

5.jpg

黑白相片中懵懂无知的两个幼童,如今已经成了头发花白的老人。Pak On Lee1917年在广东台山出生,于1995年去世,其妻子李瑛(Ying Lee)也在2014年去世。中日战争期间,Pak On Lee告别新婚妻子李瑛,加入了美国飞虎队,夫妻分离多年后终于在云南重逢。战后举家定居美国波特兰市,见证了一段乱世真情。

夫妻俩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为了纪念“飞虎队”,两个儿子的名字里都有一个“飞”字。大儿子Fay李飞杰,女儿Ruth李美云,都是在云南昆明出生。最小的儿子Keith Lee是战后在美国出生。父亲在战火中惊心动魄的故事和他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鼓舞着这三个孩子。

6.jpg

李俊一行与Pak On Lee后人于家人共进晚宴

7.jpg

 Ruth亲自下厨为李俊一行准备晚餐

作为“飞虎队”中最早参与的八名中国裔之一,Pak On Lee与“飞虎队”的故事一直是儿女们心中的骄傲。Pak On Lee原名伍佰濂。当时因为日本侵略,他的父亲通过管道购买人头签证,改名为李伯安 Pak On Lee而进入美国。因为签证名字无法更改,从此以后改名换姓。他当时在Sunday Oregonian周日俄罗冈人报上看到招募启示,于是报名加入了飞虎队。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工商业重镇相继沦陷,东北和东南对外通道被切断。1938年8月,滇缅公路通车,日军轰炸机群开始疯狂轰炸昆明和滇缅公路沿线,企图割断中国最后一条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妄图通过正面战场的疯狂进攻和国际封锁,在 “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此时,在中国云南,一个特殊的战场开辟了,一场特殊的战斗打响了。

1941年4月15日,中美达成一项秘密协议,由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行政命令,允许美国预备役军人和陆军航空队,以及海军和海军陆战队航空队的“退役人员”前往中国参加战斗。由于当时美国和日本尚未正式开战,表面上看,美国依旧是中立国。因此,招募的志愿队员在名义上作为“中国中央飞机制造厂”雇员,由后来享誉二战的飞虎将军陈纳德以私募的形式完成集结。1941年7月10日,第一批美国志愿队出征了,他们悄悄从旧金山启程前往缅甸东吁,进行战前集训。 8月1日,蒋介石发布命令,正式成立“中国空军美国志愿大队”,总部设在昆明,陈纳德为志愿队指挥官。

自1941年12月起,中国飞行员开始被送往美国亚利桑那州的“雷鸟”基地受训,这批人员回国后与美国第十四航空队的部分队员组成“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这是“雷鸟”基地的教官在给中国飞行员上课。在这里,所有的黑板都是用中英两种语言书写的。 

在凤凰城“雷鸟”基地,中国飞行员的学习最为刻苦和认真,他们仅用六个星期就完成了本应十周学完的基础课程。他们对飞行也非常在行,很快就掌握了飞行技巧。

8.jpg

很多学员是在中国汉口的航空学校完成基础课程的,后来学校遭遇日机轰炸。学员辗转从汉口到重庆,又到昆明,最后来到美国受训。每天早晨7:30,他们起床整理好队伍,接受教官检查。

中国学员和美国学员住同样的宿舍,用同样的教材,驾驶同样的飞机。他们除了每天接受训练,也有很多业余活动。他们很快就在排球和篮球中找到了乐趣。一旦比赛,连美国队员也认为这些中国人是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

9.jpg

10.jpg

“飞虎队”成员合影

语言是中国学员之间沟通的最大障碍,他们来自中国的不同地区,说着各自的方言,听起来就跟听英语一样难以理解。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进行交流,他们可以借助手势。

11.jpg

这是两个中国学员和一个外国学员在一起看报纸

在雷鸟基地,共有11个国家的飞行员在此受训。中国队员不仅上课最认真,也是最聪明和最有纪律性的。另外,不仅黑板是用中英两种语言书写,学校的高音喇叭也是用中英两种语言喊话。

“雷鸟”基地共培养了三批中国学员。1942年3月27日,第一批共42名学员在亚利桑那凤凰城卢卡基地礼堂举行毕业典礼。学员们几乎没有时间跟朝夕相处的其他国家学员以及教官告别。他们第二天就收拾行囊,回到祖国,将学到的技能付诸实践,与日本飞行员战斗在中国的蓝天。

12.jpg

中国学员从美国学成归国,加入“中美空军混合飞行团”。混合团有三个大队,分别为B-25中型轰炸机大队、P-40战斗机大队和P-51战斗机大队。中方司令为张廷孟,美方司令是摩尔斯。他们仍听从陈纳德的全权指挥。这是“混合团”的中方队员在一次任务完成后。

在飞虎队中,除了中国年轻人,还有很多美籍华人。他们大多祖籍广东,在美国接受航空训练加入美军,后来到中国抗日。

13.jpg

图为1935年移民美国的Pak On Lee站在飞虎战机前。

飞虎队不仅指飞行员,还包括地勤人员、机械维修师、办公室人员等。飞虎队地勤人员利用机头发动机散热器的侧面,描绘出硕大、张开的鲨鱼嘴。迪斯尼协会的罗伊•威廉斯还为飞虎队设计了一个队徽:一只插翅的猛虎。这是1942年,昆明机场,中国士兵和美国军械师对飞机进行检修。

中缅印战场,在云南的天空上,曾经飞过无数年轻人的脸庞。他们在此战斗、生活、牺牲,很多人的名字都已被遗忘。一只鸽子正在飞向两个年轻人,他们一个是美国人,一个是中国人。没错,所有人都是为和平而战。战争过后,生活仍在继续。只是,那些牺牲的人再无机会活在和平的天空下。 (香港卫视记者综合报道)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