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广州:“人肉”育儿袋 养育小袋鼠

  • 广州日报
  • 2019/04/23 12:35
分享到:
  • 收藏
  • 29.4万
  • 2

昨日是世界地球日,记者来到广州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探秘生活在广州自然界一众动物朋友。坐落于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的广州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首次开放的“动物幼儿园”,在这里有澳大利亚标志性动物——袋鼠。

 

timg (3).jpg

 

据悉,目前居住在“动物幼儿园”的袋类动物是发育不完全的动物,属早产胎儿,所以需要在幼儿园内的育儿袋中发育。“刚出生的小袋鼠就像一颗花生米一样非常小,出生后即在妈妈的保育袋内吃奶,直到6~7个月才开始短时间地离开保育袋生活,一年后才能离开保育袋。”专家说。

动物专家说,这两只东灰小袋鼠都还未到出袋的年龄,因为贪玩跳出妈妈育儿袋又回不去了,所以动物专家把它们送过来人工育幼。为了能模拟袋鼠妈妈的育儿袋,动物专家们做了一个袋子把小袋鼠放入,然后背在身上模拟“人肉”育儿袋,还要保持走动以营造一种妈妈日常活动的感觉。

此外,动物幼儿园还照顾着动物的起居饮食,动物专家担当起“动物奶妈”的角色,他们使用的是特制的袋鼠奶粉,使用袋鼠特制的奶嘴,每天会少量多次,根据小袋鼠的成长情况决定喂奶的总量,并逐渐增加辅食。 (全媒体记者全杰 通讯员麦念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