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特首:港具条件拓创科产业

  • 大公网
  • 2015/12/03 09:38
分享到:
  • 收藏
  • 14.3万

图:梁振英与出席论坛的人士合照

        创新及科技局在多番波折下终于成立,行政长官梁振英日前在出席一个论坛时表示,香港具有发展创新产业的良好条件,而创新产业讲求“官产学研”,其中研究如何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甚为重要,不能只把成果“放上书架”。他又认为,近来香港在创新科技产业的生态圈已开始慢慢形成。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香港齐心基金会前晚举行“齐心论坛”,主题为《特区施政的挑战与前瞻2015》。梁振英在论坛上指,香港具有发展创新产业的良好条件,例如有好的国际氛围、较佳的知识产权保护、亦能吸引到资金投资,但推动创新产业须有官、产、学、研四方面互相配合,而香港过去科研主要是集中在大学里,科研成果没有得到产业化,成果只能“放上书架”,因此如何在中下游的转型研究甚为重要。

        创科生态圈已渐形成

        梁振英表示,近来在创新科技产业的生态圈已开始在香港慢慢形成,包括天使投资基金在港寻找投资对象、科研法律保护的顾问公司有意在港开展业务,以及科研创新中心包括麻省理工创新中心落户香港等,都是特区政府在开拓科研产业的努力;据他所知,不少欧洲基金对投资科技产品皆有兴趣。

        香港齐心基金会董事会主席邓尔邦致辞时指,基层人士需要社会多加照顾,本届政府在扶助基层方面做了不少工夫,例如订立贫穷线、提出长者生活津贴、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等。而另一方面,全世界社会稳定的国家,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中产稳定,对未来没有恐惧感。他认为,香港中产最关注的事情包括希望老有所住、老有所医及老有所依,即住屋、医疗保障和退休保障,能解决这三方面的需求,对中产阶级的稳定,以至社会的安宁是关键性的。

        出席论坛嘉宾看好前景

        在论坛上,有嘉宾提及最近参观深圳的科研及创新产业,认为有值得香港借镜及学习的地方。亦有科技业界人士表示,麻省理工创新中心是看中“香港加深圳”及“香港加广东”的科研前途,而香港在CEPA的政策下,不少科研人才亦将进入内地大展拳脚,也表示香港其实是有科技人才,有资金,有制度,但需要有专业的“农夫”悉心培育,如即将成立的科学院和像麻省理工等科研机构。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