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港媒:高铁靠财技续命 港府拆弹未完

  • 香港经济日报
  • 2015/12/01 13:21
分享到:
  • 收藏
  • 10.5万

        港府昨公布高铁最新财务方案,虽被批评耍财技,但要将成本封顶并赶及2018年通车,恐难有更好选择。惟高铁延误责任、其他铁路延期、港铁管治等三大问题,更待港府解决。

        被抨左袋交右袋 现实无奈选择

        港府与港铁昨召开记者会,公布高铁工程的最新评估,完工日期将推迟至2018年第三季,总成本将由原先估计的853亿元,压缩至844.2亿元,超支部分先由港府承担,港铁则派257亿元特别息,作为港铁大股东的港府将收息195.1亿元,几近高铁超支涉及的开支。此外,工程开支将封顶,未来若再超支将由港铁承担。

        在新方案公布后,外界有批评指港府与港铁大玩财技。虽说港铁的特别息大致“抵偿”超支开支,惟港府身为持有港铁近七成半股权的大股东,港铁派发的股息本应属港府所有,故被抨为左袋交右袋的掩眼法,只是名义上并非由政府库房付钞而已。

        现实是,高铁项目现已骑虎难下,若要追赶2018年底完工的目标、避免工程停摆甚至“烂尾”,造成更巨大经济损失,新方案恐已是没有更好办法下的无奈办法。当然,港铁小股东是否通过方案,仍难逆料,惟就算高铁工程眼前问题能拉扯过去,仍衍生三大问题未解。

        汲高铁昂贵教训 港府拆三炸弹

        其一,高铁工程延误责任。港府昨指为免法律程序影响工程进度,故2018年完工通车后才会启动法律程序,追究港铁责任。高铁工程严重超支延误,作为项目管理人的港铁应负最大责任,港府固要有责必究,立法会亦应督促港府,莫让责任归属问题不了了之。

        其二,检视其他铁路延误。除高铁外,其他四条在建铁路支线亦有不同程度延误,尤其同样由港府委托港铁兴建,与高铁合约性质类近的沙中线,严重的超支及延误问题,是否一如高铁般处理?至于港铁为应对高铁延误,财务情况转差,南港岛线、观塘延线、西港岛线等超支,港铁有否足够财力应付?

        其三,整顿港铁管治。去年爆出高铁工程延误风波后,港府指要改革港铁的管治,惟一年多以来,除个别失职高层被辞退外,港府如何加强对港铁监管,以至港铁如何加强内部沟通与监察机制,仍未见有明显进展。港府应痛定思痛,莫再任港铁得过且过。铁路作为本港未来交通系统主要发展方向,港府必须汲取高铁此昂贵教训,交代处理上述三大问题的时间表,避免如高铁般的超支黑洞一再重演,令纳税人再沦冤大头。

  • 标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