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首度互释被“俘”特工
- 香港商报
- 2015/12/01 09:55
-
收藏
-
19.0万
首度互释被“俘”特工
两岸军事互信融冰
台湾“国防部”昨日凌晨证实,台湾被大陆逮捕层级最高的两名情报员,前军情局四处副处长朱恭训、组长徐章国,在关押9年多后,已于10月13日获大陆假释并返台;台湾方面则于10月底释放判无期徒刑的大陆方面情报员李志豪。这是两岸首度相互假释被俘情报员,极具历史与政治的破冰意义,亦可视为“习马会”前,两岸双方的政治互信与善意,更达成军事互信第一步。
每2个月可外出餐叙
据了解,朱恭训及徐章国(先前化名徐昌国)上校,在网络上与大陆安全人员进行情报交易,前3次均获得假情报,随后应要求前往见面,2006年6月在中越边界遭逮捕。广西南宁法院对二人判处无期徒刑,经上诉改判18年,至今已被关押9年多。
朱、徐二人在大陆关押期间,朱恭训任职军情局的妻子周国珍不离不弃,四处奔走,并申请退役进入大陆救夫,其故事感动台军情圈。之后,周国珍每2个月都可到广西南宁与朱恭训见面,一起在外面用餐,吃上1、2餐饭,但不准在外留宿过夜。徐章国的父亲在得知儿子失事失踪月余后,因过度忧心而辞世,再过2年,徐的妻子亦因癌症亡故,留下两名幼子托付任职军中的亲属抚养照顾。
两岸曾密谈“换俘”破局
台军方人士指,2008年起,马英九当局即透过相关官方及民间机构、人士,藉各项两岸交流管道积极展开营救。而两岸情治单位数年前曾在新加坡秘密谈判交换被俘情报员,台方为此提前假释一名刑期即将届期的情报员以表善意。惟谈判中,大陆点名要台湾陆军前少将罗贤哲,由于罗关押未几,且是台湾近年破获阶级最高的为大陆工作的情报员,台湾不同意大陆提案,最终谈判破局。
台湾军方昨日指出,台湾于今年10月13日接获大陆通知,大陆以假释方式释放朱、徐二人,并于当晚平安返台。两人随后被安排住进内湖一家饭店内,同时与家属碰面团聚,并接受台军情局查考,交待当年被捕等经过。两人现今已返家居住行动自由,军情局长刘德良亦已召见;依军情局惯例,二人无法再负责重要情报工作,任务归询结束后,只能担任内勤工作。“国防部长”罗绍和昨日指出,后续也将尽最大能力,依法办理两人的照顾及补偿事宜。
大陆特工已返港
据台媒指出,朱、徐获释是大陆为“习马会”所释出的善意,因此台方在10月底同意已提出23次假释申请的情报员李志豪假释出狱。李志豪是香港人,被指年轻时受大陆之令,考进军情局任职,被捕后被判无期徒刑。
目前李志豪已返回香港。除李志豪外,台方面极有可能再释放一名情报员,但人选并未透露,大陆方面最想要的罗贤哲并未获准释放。
另据报道,台湾情报员在大陆被捕有两波高峰期。一波是1996年的台海危机,被捕人员以军职人员居多。另一波则是2004年间,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于竞选场合中公开大陆在沿岸部署的飞弹数量与位置,大陆一口气抓了台湾潜伏的情报员30余人,其中至少17人判处10年以上刑期。
双方假释非“换俘”
第一波台海危机失事的情报员,只剩非军职的约聘情报员杨中还被关着;其余均已刑满出狱返台,当中关最久的是军情局陈志骐中校,关11年多。第二波失事的情报员中,判最重的是原军情局上校李运溥,退役后改以台商身分掩护,到大陆发展情报组织,失事后遭判无期徒刑。目前,被大陆逮捕的台湾情报员尚有百余人,预计李运溥将是台湾下一回要求假释的主要对象之一。
大陆国台办昨日强调,朱恭训、徐章国两人对大陆从事情报工作,“严重危害了大陆安全利益,被相关司法机关依法严惩”。截至今年10月,两人已服刑多年,符合大陆刑法关于假释的有关条件,相关司法机关依法对朱、徐二人实施假释。罗绍和亦强调,大陆假释朱恭训与徐章国,无涉两岸换俘;“共谍”李志豪是已服刑多年,多次申请假释最后获同意。
特稿
台有情陆让义 两岸互信跨大步
尽管秘而不宣,其实两岸“换俘”仍有迹可循。首先,“共谍”李志豪,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间谍,不会无缘无故被放掉。其次,马政府在“习马会”上,军事议题只提撤弹,而未提互释情报人员,此举亦不寻常。互释情报人员是两岸政治互信的试金石,更是两岸谈军事互信的第一步。如果互释情报人员都没做到,撤弹就更不可能了。
更何况,马政府对营救失事情报员高度重视,用尽各种资源,在“习马会”这种破冰的历史会谈场合,不提该议题,就是代表双方已在进行了。
就政治意义言,两岸能互释情报人员,大陆可说是在“让义”,这步跨的既勇敢又有勇气;同样地,马英九执政7年多,两岸关系大幅改善,从军事对峙走到今天和解,若非马英九政策因应得宜,很难把两岸关系带到“换俘”的高峰与境界。
这次“换俘”,以朱徐二人优先,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两人是“被俘”情报员中,阶级最高的军职人员;然而,台湾被俘受难情报员尚有百余人,现阶段是两岸“换俘”的最佳时机,也可能是最后时机,马政府应尽最大努力,继续营救被“俘情”报员。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