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才子基地 逍遥辉煌之白鹿洞书院
- 新浪旅游
- 2014/01/15 17:37
-
收藏
-
21.6万
白鹿洞书院为中国古代书院之首,坐落于庐山南麓。从三叠泉一路下来,到达海会镇,看了看地图,发现白鹿洞书院正好在海会镇和星子的中间,临时决定去看一看。
曲径通幽
这个其实不是白鹿洞书院的大门,大门在很远的地方。卖票的地方在大门口,意味着这一片山林都属于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的名字来源于南唐时代的创建人李渤在此驯养了几头白鹿。由于历朝历代的兴衰废立,白鹿洞书院也修缮过很多次,而在此处,建筑风格并不是明代,而是属于清代的,这个是需要注重说明的一点。
书院门口
门上对联一副大儒和仙人的意境,很符合古代知识分子,封建士大夫追求的生活状态。
书院大门
走到书院内,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块门匾。门匾上的“贤”字非常特别,这种写法只能在《康熙词典》中查到。白鹿洞书院的第一次大盛是由南宋理学家朱熹带来的。对于要求“明常伦”的朱熹而言:贤者,首先要忠。这也是后来明清朝,或者说正统王室都坚持以朱熹思想作为指导的重要原因。
走进大门,看到的就是主院,这里是主院的布局,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树很多,郁郁葱葱。院子中央有座状元亭,为白鹿院书院走出的科举状元捐助修建。
书院一景
走进其中的一间屋子,看到了陆九渊的挂像。陆九渊是朱程理学的集大成者,但是又在理学的基础上进行了探究和创新。对比于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陆九渊开始逐步注意到人的内心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七百年前,他就在这座书院研习经理,并最终奠定了“心学”的基础。
才子像
我单独给这位瘦削的先生照了副照片。他就是王守仁先生,字阳明。现在在南昌市还有一条主马路叫做阳明路,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心学的大儒。从孔子往下,能被尊称为“子”的圣人只有四个:孔子,孟子,朱子,阳明子。即使这四位圣人都信奉儒学,但倡导和强调的并不完全相同。孔子倡仁义美德;孟子倡奋斗与个人的努力;朱子倡严谨的人伦纲常;而王阳明先生则倡人的内心和主观能动性。他革命性地颠覆了朱子的理论,把朱子割裂开的“理”和“欲”,重新融合到了一起,提出“天理即人欲”的观点,并强调行动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即“知行合一”。这个思想让中国近代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佩服的五体投地,并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他叫陶行知。
王阳明之像
可是,他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不但是一位哲学家,文学家,还是一位超一流的军事家,而这也是他与白鹿洞书院结缘的地方。当年他在鄱阳湖决战平定了宁王朱成濠的叛乱之后,曾在白鹿洞书院短暂停留,并立碑纪念。
图文来源:人人网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