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选大盘点:建制派成绩稳中有升
- 香港商报
- 2015/11/24 08:42
-
收藏
-
12.6万
今届区议会选举选情激烈,建制派凭藉扎实的地区工作取得选民认同,当选区议员人数稳中有升。若剔除同时身兼两个政党以上的当选人,民建联囊括119个议席,续为区议会第一大党;工联会以29席紧随其后。民建联主席李慧?、工联会王国兴、新民党田北辰等一众星级议员成功高票当选。反对派方面,包括民主党主席何俊仁、副主席尹兆坚、公民党陈家洛、民协冯检基在内多名“大佬”落马;言行一向偏激的人民力量、热血公民及社民连更全军覆没。
一反“常态”高投票率也利建制
2015年区议会选举投票前日结束,经过6个多小时的通宵点票,全港431个议席的选举结果终于出炉。在全港369万名合资格选民中,共有146.7万人投票,投票率高达47%,不仅较上届多出5%,更超越2003年的44.1%,创下历史新高。以往高投票率对反对派较为有利,惟今次选举显示,选民普遍对反对派发动、组织违法“占领”持反感态度,倾向支持作风务实的建制派候选人。
数个激进组织全军覆没
建制派政党今届囊括199席,取得丰硕成果,并在全部18区取得过半数议席的控制权。其中民建联一口气夺下119席,议席数目与上届一样,占整体议席总数近三成,继续蝉联区议会第一大党,惟两名立法会议员钟树根及葛佩帆寻求连任未果;工联会今届取得29席,稳占第二大党地位,当中两人同属民建联及工联会成员;合并后的新民党与公民力量赢得26席,排行第三;经民联与自由党分别取得10席与9席。
反对派方面,今年共取得106席,议席数目增至21席、占整体约25%,其中老牌的民主党取得43席,人数较上届胜出人数少4人;民协、新民主同盟、公民党、街工分别有18席、15席、10席及5席,另有最少7名“伞兵”抢滩成功,而激进组织如人民力量、热血公民及社民连则全军覆没。
反对派多名大佬落马
本次区选中,建制派阵营中多位标志性人物均成功连任或当选,包括李慧?、王国兴、田北辰、梁美芬等。反观反对派,虽然在牌面上的议席看似有进帐,惟多名大佬相继落马:3名现届“超级区议员”中,何俊仁和冯检基双双落败,仅涂谨申胜选。争取连任的何俊仁以约300票之差败给主要对手、香港律师会前会长何君尧;冯检基则以99票之差,不敌工联会和民建联联合推荐、年仅25岁的“小花”陈颖欣;而盛传有意落场“超级区议员”的陈家洛亦因败选而梦碎。
除了两名“超级议员”何俊仁及冯检基落败外,反对派第二梯队亦有多人落败,其中民主党副主席尹兆坚于葵青石荫选区以50多票之差,被民建联新人李世隆击败;而被视为公民党党魁梁家杰接班人的公民党谭文豪,于观塘丽港城则未能成功挑战独立候选人邓?骏;民协副主席任国栋亦于九龙城红袋选区角逐连任失败。
建制新星耀眼
今届区选另一亮点是当选人年轻化,多名建制派第二梯队成功连任或当选,顺利完成新旧交接,包括从叶国谦手上顺利接捧观龙选区的杨开永、在中西区坚摩连任的陈学锋;被视为民建联接班人的两位副主席周浩鼎、张国钧亦成功当选。其他后起之秀,包括击退冯检基的“小花”陈颖欣,以及上届在天水围击败李卓人而一举成名的另一“小花”刘桂容。
沙田大围选区的民建联董健莉,共取得3649票,成为今届“票后”,较上届“票后”、今届未有参选的工联会陈婉娴多约200票。
多个“伞兵”得票不逾百
此外,今届区议会选举共有54名候选人,因得票少于该区总选票5%,被没收每人3000元选举按金,人数较2011年区选的50人多,合共为库房节约16.2万元,当中大部分是“伞兵”,包括青年联盟李泽深、黄宝儿、伦文杰、尹杞殷等,得票不足100票。(记者 周伟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