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恐 英国或下月开始空袭IS
- 重庆商报
- 2015/11/23 09:01
-
收藏
-
17.3万
11月20日,在马里首都巴马科受袭的丽笙酒店附近,安全人员帮助一名男子撤离。 新华社图
11月21日,在马里首都巴马科,经历袭击事件的旅客在丽笙酒店前台办理退房手续。 新华社图
根据法国警方的调查,巴黎13日晚发生的系列恐怖袭击中,共有8名恐怖分子直接参与,其中6人引爆自杀式炸弹背心毙命,1人遭警方击毙,另外1人在逃。同时,据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可能于12月加入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空袭行动。
巴黎恐袭 “第八人”临阵脱逃?
根据法国警方的调查,共有8名恐怖分子直接参与了巴黎恐袭,其中一名在逃,名为萨拉赫·阿卜杜勒-萨拉姆。依据现有信息推测,他在事发时身穿自杀式炸弹背心,已经做好了发动袭击的准备,但可能临时变卦,匆忙出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根据消息人士提供的线索,还原了阿卜杜勒-萨拉姆在袭击当天的行动路线。
消息人士透露,袭击发生当晚,阿卜杜勒-萨拉姆驾驶一辆黑色的雷诺CLIO汽车,将参与袭击的3名恐怖分子送到位于巴黎北郊的法兰西体育场附近。接下来,他又向南开出5公里,其间他的哥哥易卜拉欣·阿卜杜勒-萨拉姆在巴黎伏尔泰大街引爆自杀式炸弹背心丧命。
这辆黑色雷诺汽车最后被遗弃在巴黎第18区一处人行横道上,四天之后才被发现。
当巴黎13日晚陷入恐怖袭击引发的混乱时,萨拉赫·阿卜杜勒-萨拉姆销声匿迹了四个小时。14日凌晨2时,他才打电话给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熟人,让他们赶来接他。
凌晨5点左右,27岁的穆罕默德·阿姆里和21岁的哈姆扎·阿图赶到巴黎,从巴尔布区接上阿卜杜勒-萨拉姆。
他们一行立即开车返回布鲁塞尔,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康布雷附近被警方拦下,检查证件。但当时大约是上午9时,法国警方尚未确定恐袭人员身份,最终放行。
直到后来,法国警方才确定阿卜杜勒-萨拉姆参与袭击,依据可能是在他租借的另外一辆大众POLO汽车中发现了AK—47步枪。
在侥幸从警方眼皮底下溜走后,阿卜杜勒-萨拉姆一直不知所踪。
阿姆里和阿图在返回布鲁塞尔后,遭到比利时警方逮捕,此后被控涉嫌“恐怖袭击同谋和参与恐怖组织的活动”。
英国反恐 或下月开始空袭IS
英国媒体报道,英国可能于12月加入针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空袭行动。
消息人士说,英国议会下院将在两周内就是否发动空袭举行表决,如果表决结果支持空袭,英国军方可能在数小时内付诸行动。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先前一直推动英国加入美法阵营,参与空袭行动,但因反对党工党的不同意见在议会面临阻力。今年9月上任的工党领袖杰雷米·科尔宾长期持反战立场,反对空袭叙利亚。《每日电讯报》报道,法国首都巴黎遭遇连环恐怖袭击后,工党内部出现分化,一些成员开始在公开场合与科尔宾唱反调,支持空袭行动。报道援引工党影子内阁成员的话说,工党内部的主流意见认为,即使没有联合国同意也有“足够理由”加入空袭行动,在安理会通过呼吁加大力度打击“伊斯兰国”的决议后,工党内支持空袭的议员数量进一步增加,可能足以帮助下院表决通过相关决议,为空袭“开绿灯”。
马里恐袭 正全力追捕3嫌疑人
马里安全部队21日对前一天首都巴马科酒店袭击案嫌疑人展开追捕,军方官员说至少有3名嫌疑人在逃。总统易卜拉欣·布巴卡尔·凯塔说,“恐怖主义赢不了”。
马里国内安全部长萨利夫·特拉奥雷21日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确认,18名酒店客人和一名负责酒店安保的马里宪兵丧生;17名客人和3名马里警察受伤。
遇难者大多是外国人,包括6名俄罗斯人、3名中国人、两名比利时人、一名美国人和一名塞内加尔人。
凯塔宣布全国自20日午夜起进入紧急状态,为期10天。马里定于23日起为此袭击遇难者哀悼3天,期间全国各地国旗降半旗。
据新华社
揭秘
昔日美军监狱成IS崛起“温床”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近期频繁制造袭击,其密集和残酷程度再次震惊全球,引发各国有关共同打击恐怖主义的思考。这一组织如何产生、何以兴盛?“伊斯兰国”一名高级头目在接受西方媒体的罕见采访中讲述了这一组织从酝酿到兴盛的过程,认为美军监狱“功不可没”,见证了“伊斯兰国”的雏形。
在他看来,正是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军在伊设立的监狱,为不少后来的“伊斯兰国”高级成员提供了“安全”的联络和策划地点,而这一组织头目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因善于帮助平息在押者间纷争而得到美军赏识,在监狱内行动自由,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最终因“表现良好”被美军释放。
“如果没有美军在伊拉克的监狱,就不会有现在的‘伊斯兰国’,”这名高级头目说。
养虎为患
提供“最安全”集会地点
这名高级头目化名“阿布·艾哈迈德”,是“伊斯兰国”创建初期的最核心成员之一。
艾哈迈德2004年夏天被美军送至伊拉克南部的布卡监狱,在这里首次结识巴格达迪和一些后来的“伊斯兰国”高级头目。
“在(首都)巴格达或者其他地方,我们不可能像这样所有人都聚集到一起。这种做法不可思议地危险,但在这里(监狱),我们不仅安全,而且距离整个‘基地’组织高层只有几百米,”艾哈迈德说。
布卡监狱当时关押约2.4万人,划分为24个营区。不少极端人员在监狱内并非相互隔离,而是可以相互联络,甚至暗中策划阴谋。
“我们有太多时间可以坐下来策划,”艾哈迈德说,布卡监狱可以称得上“伊斯兰国”的“管理学院”,“这是个完美的环境,我们都同意一旦出去就重新集结起来。”
放虎归山
放言“纽约再见”
美军监狱不仅帮助极端人员“集结”,还见证了巴格达迪的“崛起”。
巴格达迪2003年帮助组建了一个武装组织,2004年2月在费卢杰被美军逮捕。让巴格达迪“地位”获得提升的是监狱方面的“认可”。艾哈迈德和另两名前在押人员告诉《卫报》记者,巴格达迪被美军视作“麻烦平息者”,能帮助狱方处理各类派别纷争,维持监狱事态稳定。
艾哈迈德说,驻伊美军“非常尊重”巴格达迪,“如果他希望找另一个营区的人,他就可以,而我们不行”。就是在这个阶段,“他(巴格达迪)所主导的一个新策略正在(美军)眼皮底下发起,那就是组建‘伊斯兰国’。”
2004年12月,美军认定巴格达迪“不再具有威胁”,将他释放。
布卡监狱前指挥官肯尼思·金回忆,巴格达迪出狱时,回头看了一眼监狱的美方管理人员,称“希望将来在纽约再见”。
助虎添翼
搅乱叙利亚现扩张良机
“如果没有美军在伊拉克的监狱,就不会有现在的‘伊斯兰国’,”艾哈迈德说,“布卡(监狱)就是一个工厂,塑造了我们(极端组织)所有人。”
《卫报》报道,伊拉克政府预计,“伊斯兰国”眼下最核心的25名头目中,大约17人于2004年至2011年期间在美军控制的伊拉克监狱中待过。
艾哈迈德回忆,美军监狱的在押者出狱后通过事先沟通好的联系方式重新集结,甚至吸引了萨达姆·侯赛因政权倒台后解散的复兴社会党残余势力加盟,日渐壮大。起初,这些人员只是把控制并实施宗教法的目标定位在伊拉克。此后,西方国家公开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将叙利亚冲突拖入持续动荡局面,为“伊斯兰国”越境扩张提供了更大机会。
“当叙利亚(内战)愈发严重,”艾哈迈德说,“将(在伊拉克的)所有这些(斗争)经验带到另一个战场并不是难事,伊拉克人已经是‘伊斯兰国’军事和宗教委员会中最重要的人群……美国人低估了他们自己在塑造(巴格达迪)中的角色。”据新华社
原标题:全球反恐 英国或下月开始空袭IS 马里正追捕酒店袭击3嫌疑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