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意书画为引 四川绵阳百年古建筑李杜祠重新开放
- 香港卫视
- 2021/05/02 18:19
-
收藏
-
38.3万
5月1日,“仰慕李杜.诗意书画展”暨李杜祠开园仪式在绵阳李杜祠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展出了由绵阳书法、美术名家创作的作品48幅,书法作品皆书写李杜经典诗句,美术作品堪称“李杜诗画”,每幅作品虽风格各异,但笔墨之间均浸润着先贤遗风,刻画出“蛮渡磨针留妪语、东津垂钓闻渔歌”的经典画面。
本次展览现场负责人介绍,参与本次展览的26位艺术家发挥自身的艺术特长,诠释李杜文章之精髓,彰显出了绵阳文化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这也是绵阳文化界为建党100周年献上的特别礼物。在李杜祠开园之际同步举办本次展览,既是表达了“仰慕李杜”之情,亦是对“巴西第一胜景”的烘托,希望这番“胜景”更加隽秀,李杜文章在更加高远的天空回响。
绵阳市博物馆馆长周健表示,李杜祠建于1900年,是国内外唯一的一处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合祀一祠的纪念地,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价值,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公布为绵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经历了惨烈的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李杜祠通过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和批准,对文物本体、附属建筑、周边环境、陈列展示和安消防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使得李杜祠面貌焕然一新,依据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开放导则》的有关规定,为进一步促进文物合理利用,推动文物建筑开放工作,提高开放的公益性和主动性,在不影响李杜祠古建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李杜祠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功能。
重新开放的李杜祠文物景区可作为公益讲堂、书画工作室、文化培训室等文化场所,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发挥服务功能。此外,还可作为文物建筑进行现状展示,并设有固定的“李白杜甫在绵州”展览,以及不定期举办各类与李白杜甫相关临时展览,打造“李杜祠”品牌效应,发挥文化传播,纪念和教育功能。
李杜祠的重新开放,必将更好地推进文物古迹的保护传承工作,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真正做到让文物古迹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香港卫视记者熊隹四川绵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