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华:港可成财资中心
- 大公网
- 2015/11/05 09:13
-
收藏
-
9.4万
图:“2015央视财经论坛.香港”盛大举行,数百名各界精英出席,场面热闹
由《大公报》及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联合主办的“2015央视财经论坛.香港”昨日盛大举行。此次论坛以“世界经济新格局下的金融关系”为主题,邀得多名金融界专家共同探讨经济发展新形势。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在论坛上表示,近期香港的人民币存款量虽然减少,但中长期影响甚微,而“一带一路”推行将吸纳沿路多元化的投资,香港作为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有潜力发展成亚洲主要财资中心。他呼吁本港各界把握机遇,协助国家推动改革,使香港经济能够长期保持繁荣稳定。
论坛昨日于尖沙咀洲际酒店举行,吸引数百名各界精英共襄盛会。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大公报董事长兼社长姜在忠、央视财经频道总监助理陈红兵、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岳毅、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孙珩超先后为论坛致辞;?丰银行亚太区董事总经理兼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副主席兼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陆挺,以及国泰君安国际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永远名誉会长阎峰三人就最新经济发展形势进行讨论。
曾俊华在致辞时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目前内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成绩有目共睹。他指出,内地和香港的经济发展一直相辅相成,互惠互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透明和完善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的资讯和资金,汇聚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加上公平的市场、廉洁法治的社会和广阔的国际网络,一直是把外资“引进来”和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的最佳门户。
人民币存款减 中长期影响微
对于日前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期望“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曾俊华认为,香港在国家推进金融改革方面,可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优质“试验田”和“防火墙”,协助内地资本市场逐步开放,跟国际接轨。他分析指,香港作为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中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上“沪港通”及“基金互认”等措施,通过香港做人民币贷款及贸易,人民币即时支付系统最近已突破了一万亿元。至于最近在港人民币存款量减少,曾俊华指出,首三季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总额仍增加16%,港存款量略减于中长期而言不会有太大影响,相信香港仍有潜力发展成为亚洲主要的财资中心。
除了金融改革,曾俊华认为,香港亦可与内地分享在推动自由市场运作方面的经验,协助推动内地深化经济改革。他强调,香港优良的营商环境,以及完善的市场监管制度,促进货物、资金、人才在香港自由流通,“这些独特的优秀条件已经在国际上成为香港的金漆招牌,亦是香港多年来赖以成功的基石”。
吁把握机遇保持长期繁荣
另外,曾俊华预计,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策略逐步落实,“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将为香港各行各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他相信以人民币进行的跨国贸易和投资活动一定会不断增加。而“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型基建工程,包括铁路、公路港口和能源等项目会陆续推行,对资金的需求将会大量增加。曾俊华强调,香港会把握“一带一路”的机遇,利用多元化投融资平台的优势,争取成为“一带一路”的理想融资中心,并且加速提升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地位。
曾俊华最后呼吁香港各界继续同心合力,努力将优势转化为动力,把握国家多方面发展提供的机遇,协助国家推动改革,使香港经济能够长期保持繁荣稳定。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