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之魂——张永忠剪纸艺术作品全国巡展香港展”26日开幕
- 香港卫视
- 2022/09/26 18:36
-
收藏
-
82.3万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不仅把太行山的雄浑伟岸跃然纸上,还剪出了千里太行山的风土人情。这不是传说,这种在中国流传了上千年的剪纸艺术,9月26日下午3点在湾仔轩尼诗道“艺术香港空间”再现。
剪纸是中国独有的民间艺术,曾在黄河流域广泛流传。剪纸也是一种最简便的艺术创作方法,它用剪刀在纸上镂空剪刻,产生线线相连和块状一体的效果,构图平稳,造型夸张,色彩明快,用最简练的色彩展现出丰富的三维空间。这次剪纸展体现了大山之西,物华天宝。民间艺术,繁花似锦的巍巍太行之风。
这次剪纸艺术的作者,张永忠先生是来自山西省晋城市韩山堂第五代传人。发源于山西高平的韩山堂剪纸有着百余年的历史,以图腾祭祀剪纸和民俗剪纸为特点。从清晚期开始,代代师承授艺,记录和描绘着太行人文。大山里的能工巧手们别出新裁,立足于家乡文化的厚土,对民艺的理解融会贯通。剪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如麒麟送子、年年有鱼、抓鸡娃娃等,是剪纸人对生命的礼赞。
作为第五代传承人的张永忠因家传渊源,师恩之授,自幼便对这一古老的艺术如痴如醉。他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扎根于乡野,将山野花树、动物神灵等本土记忆剪刻成一张张形神俱妙的作品。原生态的活化剪纸是对生命的问答,纯朴简洁的线条、点面的构图造型,是祖祖辈辈的先人们对美的记忆,凝炼成中华民族最美丽图腾和符号。张永忠在剪纸艺术上的突破和探索,将韩山堂剪纸带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山西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张永忠的剪纸艺术既有传统剪纸艺术的内涵和特点,又具有强烈的现代艺术创作特点。纯朴至简,超然物外。泥土之香,沁人心肺。点面铁线,构图灵巧。帧帧人物之鲜活,幅幅花草之芬芳。创作的组画作品中,有人生谣,尘劳吟,四季调等等,无不在表达人文与自然的真情,松下茅舍,渔樵劳作,池中芙蓉,白鹭畅游。市井田野中,冒着浓浓的人间烟火。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评价道:“张永忠的剪纸艺术从传统中走来,采用民间语言,以剪为主,刀风灵透,起承转合间富于巧思。其章法布局突破了菱形、方格、角隅等传统剪花造型图式,既有小品剪纸的通透,亦有巨幅剪纸的气派。从《人生谣》《祈福乐》《岁月歌》《四季调》等作品看,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具有当代生活审美风格,拓展了剪纸艺术的表现空间。”
“太行之魂——张永忠剪纸艺术作品全国巡展香港展”开幕,对推动地方民间文化在海内外的发展传承,并进一步弘扬根祖文化意义深远。是对剪纸的再一次聚焦、阐释和交流,是对剪纸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样式的凝视和体悟,也是对民间艺术创造力和创造精神的感受与共鸣。
这次剪纸艺术展由香港卫视、香港孟子学院、南怀瑾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出席开幕活动主礼嘉宾包括,香港前教育局局长吴克俭先生、香港玉器商会会长岑醒文先生、普艺文化促进会会长庄志岗先生、艺术香港总策划刘伟忠先生、艺术香港发展委员会主席赖荣春先生、孟子学院院长黄祉颖女士、南怀瑾文教基金会会长南国熙先生携夫人何碧默女士、张永忠艺术馆馆长张永忠先生、张永忠艺术馆程慧辉女士、香港卫视宁侠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