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西媒:中美相互依存 管控分歧是两国要务

  • 参考消息网
  • 2015/09/21 15:43
分享到:
  • 收藏
  • 11.5万

        外媒称,阿根廷萨尔瓦多大学教授豪尔赫·E·马莱纳认为,习近平本月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将为达成具体承诺和重启战略关系提供一个重要机遇。

        据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9月19日报道,在具体承诺方面,双方可能会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等方面达成协议。

        报道称,在重启战略关系方面,遵守“大国外交”原则应该是超越外交声明的现实。因为在当前的国际权力过渡阶段,华盛顿面临的是一直很灵验的“修昔底德陷阱”的落空。在学术界,较多用来定义未来中美关系的词语是“和解”和“遏制”。支持后者的要多于前者。

        马莱纳认为,鉴于两个大国之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和日益接近的军事实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上的诸多领域内存在共同利益,双方是有可能作出战略调整的。面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巩固,美国可能会利用中国融入联合国体系和不完全拒绝国际经济体系的立场来调整适应。中国可能会放弃一切对全球秩序的“修正”企图,以换取在体系内获得更多利益。

        报道称,从这个角度来说,希拉里曾说过的一句话很有可能会成真。她说:“我们两国在尝试着做一件历史上没人做过的事:书写一个老问题的新答案:当一个现有的强国和一个崛起中的强国同时存在时会发生什么?”

        另据西班牙中国政策观察网站9月19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下周将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他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的会晤是双方两年多来的第五次会面。和前几次一样,双方将讨论双边关系中具有全球影响的敏感问题。近年来,就像拼图一样,两国搭建起一个复杂的对话架构,提高了在很多领域内的沟通顺畅度。但双方究竟在这片天空中扮演什么角色并不是完全清楚的。

        报道称,显然,天上不能同时有两个太阳,中国从自身经验中已经很清楚这一点。但美国不同,它有一项全方位扩张的全球性计划,将中国看做一个很难吸引和重新定向、也很难绕开的小行星。

        两国都面临着巨大的战略挑战。近年来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政治自由化,并扩大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谅解范畴。但这一方程式是不成立的。中国可以在放开经济的同时保持政治制度不变,甚至认为政治体制是主权的最高保障,能够保障中国完成重建民族尊严的历史性规划。证实了这一点之后,一些人开始主张采取更尖锐的政策,即遏制中国。这项政策的副作用是加剧紧张局势,加强中国对外防御的意志。

        报道称,显而易见,中国和美国就像全球地缘政治天空中的月亮和太阳,尽管在国家日程中的很多方面立场并不那么一致,但也不是两个敌对的大国。只要相互承认并接受对方与自己有所差异的特性,两国的根本利益可以是互补的。与此同时,控制风险和分歧也是两国领导人的首要任务。

  • 标签: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曾俊华:一国两制是香港绝对优势
香港政府新闻网 2015/09/21
郭美美同案犯陈卓开设赌场罪获刑3...
京报网-北京晚报 2015/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