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借“撒切尔夫人密档”搅局 被批别有用心
- 香港《文汇报》
- 2014/12/31 09:44
-
收藏
-
12.9万
英国国家档案馆前日披露一批文件,提到当年担任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曾向香港行政立法两局议员声称,英国在1997年后,“有权且会毫不犹豫提出中方违反联合声明的情况”。有基本法委员和法律界人士指出,从法律和主权角度看,英国在香港回归后均无权亦无所谓“道义责任”干预属中国内政的香港事务,撒切尔夫人当年的说法明显不符声明内容。一些传媒和政界人士近期在“密档”问题上大做文章,声言要英国在联合声明上说事是别有用心,这些人应拿出法律根据,勿混淆视听。
据英政府规定,密档保存30年后可向外公开。英国国家档案馆前日公开一批1984年的秘密文件,揭示当年联合声明签署前后两国之间的外交活动。文件显示,在联合声明签署前,英方曾寻求与中方加强经济联系。撒切尔夫人在访华之行中,中英达成多项商业合作,包括讨论在广东省兴建核电厂的计划。
密件又披露,撒切尔夫人于1984年12月访问北京,与时任总理的赵紫阳共同签署联合声明,确定香港主权于1997年7月1日交还中国,同时提到“部分人质疑中方会否遵守协议,(已故中央领导人)邓小平表示,他希望告知首相(撒切尔夫人)及全世界,中方一向信守承诺”。
密件又指,撒切尔夫人签署声明后,随即访港并与当时的行政立法两局的非官守议员会面。其中的讲话重点,包括表明英国在1997年后,有权且会毫不犹豫地提出中国违反联合声明的任何情况。英方为撒切尔夫人准备的一些传媒答问提示中,甚至提到“英国会向中国政府作出最强烈的抗议,纠正违反国际协议的严重问题”。
刘?强:英国会“调查”是“惹是生非”
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刘?强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出,回归初期仍处于过渡阶段,英方仍可透过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就香港问题与中国外交部商讨,惟此联络小组已于2000年1月1日完成任务解散。故此,他认为英国现时再无任何权力干预香港事务,又指中国外交部已多次强调,英方对回归后的香港“无主权、无治权、无监督权”。刘?强批评英国国会宣称要“调查”声明执行情况是“惹是生非”。
本身为律师的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简松年强调,撒切尔夫人只表述她个人有关英方的单方面意见。然而,订立联合声明的目的,是确保在1984年签署当年至1997年香港政权移交中国前的一段时间,有关香港在财物、土地以至军事等各方面的交接安排,在1997年7月1日后,联合声明已完成历史任务。
简松年:英对港事务无从置喙
简松年从两方面特别指出,从法律上说,联合声明并无说明其有效期会延续至1997年7月1日以后,绝不存在所谓英国有权可再就声明提出意见的法律责任;从主权上说,中国已在1997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此后的所有事务,一律属于中国内政,英国对香港事务无从置喙,更不存在所谓“道义责任”。
简松年认为,撒切尔夫人当年签署后急于访港会见两局议员提出有关说法,目的是为安抚当年香港的富有阶层,避免英方被指摘“无道义”。如今香港个别政界和传媒声言英方“有权有责”监察声明落实情况,目的则是要挑战中央权力,以求在普选上让与中央对抗的人当特首,分享管治权力。简松年批评,提出这些意见的人,应拿出法律依据,不能向公众随意歪曲法律内容,扰乱社会认识“一国两制”。
宋小庄:要中国言听计从绝无可能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法学博士宋小庄指出,联合声明已完全落实于香港基本法中,中央政府回归至今并无违背任何香港基本法条文。英国无权亦无相应措施干预香港事务,某些人想藉干预香港事务要中国言听计从是绝无可能。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