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禁入歌舞厅”包含制度善意
- 中国文化报
- 2014/05/09 10:16
-
收藏
-
16.4万
5月6日,记者从广州市纪委了解到,市纪委近日印发《广州市领导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和廉洁自律“十个严禁”》,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不得出入歌舞厅、夜总会,不得将公车停放在高尔夫球场、歌舞厅、夜总会等场所等。(5月7日《广州日报》)
几天前,贵州省雷山县出台规定,严禁领导干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与打麻将等娱乐活动;现在,广州市也要求领导干部不得出入歌舞厅、夜总会。搓麻将不行,唱歌跳舞也不行,不少人觉得这些规定有点矫枉过正,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笨办法,但在笔者看来,这些指责未免偏颇,结合现实的官场生态,这些看似带着“洁癖”的制度包含着善意。
有人说,官员也是人,也有正常的私人生活空间,不准官员进歌舞厅、夜总会,显得太苛刻,侵犯了官员的隐私权。这样的说法不无道理,但观照现实,当官不自由,自由不当官。即使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官员们同样担心怕失去民众支持而不敢放纵自己,尽力避嫌。在我国,清朝很多官员喜欢字画,为了防止腐败行为,清政府也因此规定官员一律不准去古玩铺。而今天,歌舞厅等娱乐场所有涉性尺度上的模糊,官员踏入这些场所,即使其言行处于合法范围之内,也往往让人另作他想。从这个角度上说,禁止官员进入歌舞厅,对于树立官员的良好形象、维护官民关系都有好处。
然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广州市的这些规定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任何制度都有可能被稀释,甚至沦为笑柄。也因此,广州市纪委设立了来信来访、拨打举报热线、网络举报等多种举报方式,畅通民众监督渠道,但仅有这些显然还不够,我们更期待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战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反腐的道路上,同样需要不断在制度设计上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在当前法治体系尚不健全、正气尚未普遍弘扬的土壤里,雷山县的“禁麻令”也好,广州市的“禁入歌舞厅”新规也罢,依然有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可否认,这些制度设计还有种种不足,但唯有通过实践给予完善,方能使之撑起一片廉洁的晴空。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