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难 港人19.4年买到楼专家料楼价难回调
- 大公网
- 2018/01/23 09:51
-
收藏
-
35.3万
国际研究机构Demographia发表最新一期《国际楼价负担能力报告》。调查显示,香港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楼价的城市,楼价对比收入比率由对比2016年的18.1倍进一步升至19.4倍,创调查数字新高,亦意味着香港市民要不吃不喝19.4年才能买到楼。专家指,低息环境持续、求过于供及建筑成本上涨的情况下,料本港楼价继续高企,难以回落。
香港楼价于过去15年急速上升,正好反映于楼价对比收入比率上。Demographia引述中文大学的调查指,本港2002年时的楼价对比收入比率不过4.6倍,但去年已急升至19.4倍。诚然,香港楼价已与市民收入大大脱节,于国际层面上,其难以负担的情况亦远远抛离其他国家及地区。如与排第二及第三位的悉尼及温哥华,楼价对比收入比率亦不过12.9倍及12.6倍。
业界吁一半土地建首置盘
报告是次调查了9个国家或地区,合共293个城市而得出的结果。十大最难负担城市中,美国佔了6席,澳洲两席,加拿大及中国香港各佔一席。虽然十大最难负担的城市中,美国佔愈半,但美国亦是拥有最多楼市处于可负担水平的城市,国家整体的中位数倍数为3.7倍。
中原集团创办人施永青表示,本港目前楼宇供应不足两万个,加上本港市民收入分配不均,导致有人买不起楼。他指,这个情况并不健康,建议政府推出特殊政策,协助普通市民买楼置业。他续称,本港的人均生产总值以国际水平来说并不差,只是本港市民无法负担,若政府降低地价,相信有助市民置业。他又建议,政府将供私人发展商投标的一半土地,预留作首置上车盘。
股市效应助燃资产价格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蔡永雄表示,香港经济表现良好,失业率低见2.9%,加上股市畅旺,均令资产市场价格得到支持。他续称,虽然美国加息要留意息口向上的趋势,但除非外围出现大变化,否则预期本港楼价短期内将继续于高位一段时间,不过亦不会再如去年般急升14%。至于楼价对比收入比率会否再上升,他称,本港经济向好,要看市民收入会否上升。
事实上,本港楼价高企有多个因素支持。东亚银行经济研究部首席经济师邓世安表示,本港楼宇供应紧绌,而本港楼宇除本地需求外,还要满足内地的投资需求。供不应求,加上息口仍处非常低水平,进一步巩固市场对楼价上升的预期,亦远超市民可负担的能力。他指,短期内看不到楼市会有明显转向,除非政府有动作,否则高楼价将会持续。他坦言,现时本港楼价已不能用理性分析,因香港楼市已变成面向全国市场,如何满足内地需求之馀,而保持香港市场优先,正是港府面对的一大挑战。
星洲楼价收入佔比仅4.8倍
香港与新加坡均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常常会被相提并论。是次调查中亦包括新加坡,但其楼价负担能力恰恰与香港相反。香港是不停恶化,但新加坡却是不断改善,其楼价佔收入比例仅4.8倍。报告指,新加坡成功之处,在于其长期向公众承诺保持楼价受控。
香港楼价高企,除了供应一直跟不上外,还有域外资金不断涌港,从而推高楼价。虽然先后有“港人港地”及非本地买家需缴交15%的“买家印花税”,但对压抑楼价并无帮助。至于新加坡,88%市民均拥有自置房屋,是调查中最高的国家。另一方面,本地买家可自由于市场买卖房屋,但非本地居民则有限制,这亦是新加坡于全球化下,可控制楼价的成功地方。
积金局早前表示,研究是否可提取强积金作首次置业用途,这亦与新加坡现行做法有相似之处。现时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市民可提早提取部分资金用作置业及医疗用途。不过,本港楼价高企下,即使可提取部分强积金作首期之用,亦是杯水车薪。本港一日未能解决供应问题,楼价只有继续高企,市民亦唯有“望楼兴嘆”。
恒生料今年增长放缓至2.8%
恒生银行(00011)首席经济师薛俊昇出席香港总商会午宴上预期,今年香港GDP增长放缓至2.8%。他解释,高基数效应,加上考虑到去年股市升幅达三分一、失业率回落至近年低位,认为今年本地居民消费支持经济的动力未必有去年般强。但他相信,本港经济的基本因素仍然稳定,但会受外围因素影响。
至于内地过去几年面对产能过剩、债务及槓桿过高问题,近期情况有所改善。薛俊昇指,内地经济放缓速度减慢,未来将会平稳发展,预计今年内地经济增长6.6%。他又估计,今年内地金融政策变动不大,政府会继续积极财政政策,应对下行风险,货币政策维持中性稳健,以免影响企业贷款成本。他续称,虽然内地金融去槓桿速度未如去产能快,但过去一年货币供应减慢,显示中央希望控制金融市场风险及槓桿过高问题。
人民币去年显著升值,主要因美元弱势。他表示,短期人民币强势持续,升至6.4至6.5水平。但他指,由于内地经济新常态,今年人民币汇价或会有2%至3%的贬值空间,仍视乎美元走势而定,若美元持续弱势,对人民币汇价会有支持。
美国经济方面,他预期,2018年美国GDP增速将由去年的2.3%提升至2.6%,为联储局加息3次提供利好环境。然而,他对美国中长期经济前景看法负面,估计税改导致美国财政赤字达1.5万亿美元。他又提到,去年美元指数回落10%,近期两年期美国债息升幅亦较十年期债息为高,反映市场对未来美国经济感到忧虑。(记者 邵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