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登录
 两周内自动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社交帐号登录

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

  • 搜狐历史
  • 2014/04/18 16:28
分享到:
  • 收藏
  • 28.9万

 

 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

  作者:凯瑟琳•德林克•鲍恩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介绍:

  美国著名传记女作家,代表作有: 《狮子与王冠》(获1958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富兰克林传记《美国最危险的人》、《约翰•亚当斯与美国革命》、《弗兰西斯•培根》等。

  内容简介及评论:

  当下,在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讨论中,宪政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值此之际,了解另一个幅员广袤的国家如何在前无先例、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制定一部导向国家强盛的宪法,了解此宪法是如何依照其具体国情量"身"打造并从而得以在施行中发挥大用,必有足资借鉴之处。日前,新经典文化旗下重磅推出社科类"眼界文丛"首部作品--美国一流传记作家凯瑟琳·德林克·鲍恩的历史传记著作《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此书为美国中学生历史课、大学生宪法课程经典读物,被公认为述写美国制宪会议历程的名作。

  《民主的奇迹》是凯瑟琳·德林克·鲍恩关于1787年在费城召开的联邦制宪会议的经典史传,这场激辩不止、富戏剧性的会议缔造了不朽的政治文献--美国宪法。而这部宪法,造就了当今世上最富强的国家。

  作者以"奇迹"为书名,而读者读完全书,也会对美国宪法的诞生有同样的印象:五十五名代表,各怀歧见,在无前例可循的情形下试图制定一部适用于广袤领土的宪法,会议期间往复论辩,关键问题相持不下,有人发出威胁言论,有人离会抗议,连当中意志最坚定的人都心生绝望,而宪法终于告成--这不啻奇迹。这奇迹不是源于口号,而是分歧极大的众人极力申述各自的观点、从中寻求妥协方案的结果。作者强调,即便反对派意见最终没有体现在宪法中,但这些意见也是铸就宪法的潜在力量,本身自有价值。作者并未忽略会议当中的利益纷争和政治策略运作,但更让读者体会到众代表对自己国土的热爱和关切,看到在这一切背后的平等精神。

  本书考证翔实,讲述的是一场持续四个多月的会议,读来却毫不枯燥,显得紧凑有趣。作者使用了讲故事的手法,幽默与严谨兼备,让一个个制宪人物活现眼前,又穿插了大量趣味十足的史料,引人入胜。译者文笔古雅而又诙谐,显出这一事件的庄严与亲切。

  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资中筠教授评此书说:"书名‘奇迹’决非夸大。"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不但孕育出一个富强的新国家,更成为日后众多国家制定成文宪法时的典范。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此关键重要的一部大法,竟是由利益不同、来自背景各异的十二州、平均不到四十三岁的代表们在短短四个多月间制定,而其后两百多年间,该法虽经不断修正,其基本原则始终没变。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如此一部经典之法,竟是诞生于激烈争执与利益妥协之中,曲折艰难,几度有流产之虞。因而,美国开国之士华盛顿、麦迪逊,都用了一个词形容宪法的诞生--奇迹。本书正是对这个奇迹之诞生历程的叙写,作者通过扎实的考证,娓娓道出1787年5月至9月间风云鼓荡的联邦制宪会议和其后的宪法批准会议情景,述说精彩,细节丰满生动,令读者犹如身临其境:呼吸着费城盛夏的热气,坐在州议会厅当中,见识制宪群贤的风采,耳闻其时的激烈争辩、警言妙语和沙沙的记录声,与代表们共同面对种种棘手难题,感受他们的希望、担忧和焦虑,审视其时的解决之道,见证何谓奇迹。作者更带领读者漫游当时在欧洲看来充满神秘色彩的美国,体验这片新大陆上的民风,给出宪法诞生背后的宏大图景和精神之源。书中的奇迹未必可复制,但奇迹背后的成功因素及其精神内蕴,将给人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 标签:
分享到: